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7的文章

我與老母的機歪事--脫線救援小隊 如何拯救遇難的小貓

從上個月開始,常常聽到一隻小貓的叫聲,從聲音感覺是剛出生不久的小貓。台灣今年氣候異常,都已經11月了,但還熱得跟夏天一樣。直到這兩天氣溫開始下降,那隻小貓可能冷到了,不停地哭喊。 曾經有聽到鄰居去找牠的聲音,但是救援失敗,所以那隻小貓依然不時的傳出哭喊聲。昨天下著雨,冷風不停歇地吹著,那隻小貓的情況可以想像只有一個慘字形容,哭聲都開始一度微弱。 老母聽了不忍心,叫我想想辦法去救那隻貓。我用了傳說中的聽音辨位,判斷牠應該在隔壁棟公寓的頂樓,於是跑去按鄰居的電鈴,爬到他們的頂樓尋找小貓的身影。想不到那隻小貓沒那麼幸運,牠不在屋頂,牠被困在一戶人家偷偷增建在防火巷上方的陽台。因為那戶人家搬走了,目前是空屋,所以沒有人可以救得到牠。但我們發現,從我們家廁所的窗戶隔著鐵窗可以看到牠。牠瘦小的身影,身長不到20公分。身體黑白色相間,像是戴著白手套、穿白鞋的一隻小貓。 一早,搬了椅子到廁所,爬到窗戶邊,丟了白吐司給牠吃。牠一定是餓壞了,一下就吃掉了兩小塊。老母看著牠,叫牠「黑寶」,牠也很給面子的有反應,於是老母開始思考著搜救計畫。我接著爬上椅子,站在窗邊丟麵包給牠吃,一轉頭,老母在我身後,不知道從哪裡生出來了一支由兩支棍子接起來的超級長的棍子。 我問:「拿這個要幹麻?」 老母:「我要伸出去給那隻貓」 我問:「伸過去之後呢?」 老母眼睛亮亮的,一臉她有一個絕妙的好計畫的樣子,說:「然後貓就會抓住棍子,我就把他拉上來呀!」 我聽了整個忍不住大笑,因為這個畫面大概只有在卡通裡會出現。不然貓看到棍子一般會被嚇跑,就算牠想抓棍子,也會因為貓掌太小根本抓不住。 中午老爸回到家,跟媽媽、阿姨一起討論著救援計劃,老爸提出了一個 idea,說:「我們家有很多繩子不是嗎?」 阿姨:「有繩子然後呢?」 老爸:「我們就把繩子接很長,丟下去到貓那邊。」 阿姨:「丟到貓那邊後呢?」 老爸:「讓牠抓住,然後我們把牠拉上來。」 我聽了在旁邊再度笑翻,老爸老母真不愧是夫妻,想到的救援計劃有一曲同工之妙。 老母後來有打電話給動保團體,他們說那隻小貓在那裡應該是感到安全,而且一定有人餵牠吃東西,不然牠不太可能活下來。另外他們不會來幫忙抓小貓,但可以借我們貓籠,要我們自己抓......。 於是呢,小貓就繼續住在陽台上。 今天天氣轉晴,陽光灑在陽台上,小貓也靜靜的坐在...

我與老母的機歪事--24小時鎖匠

我錯了,問蒼天、問蒼天,究竟為什麼這次我要相信老母呢? 星期天下午開始人瑞阿婆開始失智症的混亂,於是傍晚老母就給阿婆吃藥帶到房間休息。接下來大家就繼續各自一如往常的生活。直到晚上九點半,老母想要來洗個美人澡,發現房門被反鎖! 我們都知道不可能是那個昏睡中的阿婆,這時熊熊想起,今天下午聽到小孩子玩喇叭鎖的聲音!老天,這個老門鑰匙早就搞丟了,偏偏工具箱也在房間裡面! 我說:「趕快打電話給鎖將。」 老母說:「今天星期天噎!哪來的鎖將?」 我也不知道哪根筋不對,那時候完全相信這個老在地的話。大家一起拿起手機、用電腦開始查如何開喇叭鎖。就這樣晚上我跟兩個老灰呀郎一起學習跟練各種開鎖方法。 首先使用了卡片法,網路上一堆人教你怎麼用卡片開喇叭鎖,但我們三個輪流刷了老半天就是打不開;後來用了髮夾法,雖然有用髮夾頂到那五顆小機關,但是弄了老半天也還是打不開;接著使用螺絲起子法、拆解法、敲鎖中心法......。沒有一個有用,一個小時過後,急性子的老母大喊「我要把它打爛!」 老爸一聽,有點生氣,說:「好好的為什麼要打爛!」他稍大的聲音把老母惹火,兩人就這樣無聊的吵了一個小架。 我在那邊管老小孩:「兩個都不准再講話!一個去看電視,一個去房間!」 我當下覺得我們家很像在拍實境節目。 不過很快,為了解決眼前的困難,老夫妻又再次同心,回到任務上......。 拿石頭敲(榔頭在被鎖上的房間裡的工具箱)、拿開罐器開、拿烤盤架,三個人一副很想吃罐頭的樣子,偏偏罐頭就是打不開。 藥效漸退的阿婆慢慢醒來,聽到門外門把的轉動聲以及乒乒砰砰的嘗試開門的聲音,嚇的開始大叫:「誰呀!阿息!淑枝!」 失智症的阿婆其實很怕一個人,偏偏好巧不巧,只有她在與一盞燈光微弱的微笑小夜燈。門外傳來急促轉動門把的聲音,及老母急呼呼的敲門聲,讓他更加害怕。 老母在房門外聽到阿婆的聲音後,便開始大叫要他來門口開門:「媽!媽!快來幫我們開門呀!」 叫了老半天,阿婆不為所動,我跟老母說:「她失智症,平常根本不知道她是你媽,你是不是應該要叫她的小名?」 老母停住,看著我,覺得我說的很有道理,於是轉過頭繼續敲門大喊:「阿和!阿和!快來幫我們開門呀!」 在房裡的阿婆大喊:「你自己推開、你自己推!」 在一旁的老爸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情況緊張,所以他尿尿頻率變得超高,是平常的2倍。究竟,...

我與老母的雞歪事--眾叛親離

因為實在沒處宣洩,所以又上來發一篇。本次主題,老母爆炸之「眾叛親離」。 我的老母就是一個嘴巴很雞歪的人,說出好聽話對他來說就像是說外語一樣難。 一般家庭對話後面都習慣加一句言語攻擊。憂鬱症發作的時候更是不得了,整個家庭都在低氣壓裡,講話難聽的程度可想而知只是更難聽跟暗黑。 最近因為我媽最疼愛的兒子要離家工作,她心中萬分不捨,一次跟老母吵架的時候脫口而出說他兒子選擇外國工作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她太難相處」。一天下午,姊姊勸媽媽脾氣要改改,不要老是說些傷人的話,以免到時候眾叛親離。老母聽到這個有點崩潰,雖然裝做不在乎其實卻很在意。 晚餐時間我回到家,看到家裡沒開伙,想問他們是不是已經吃飽,如果沒有的話我就去買晚餐(因為她孫子來的時候都會提早用晚餐)。想不到老母有一身衝「當然還沒吃呀!這種問題有什麼好問!」 當我說我要出去買的時候,「你爸已經去買了。」她說:「我跟你爸分了!」 老爸回到家後,他們兩個又因為新聞慢慢有了互動,好像又破冰了。 晚上,老母開始跟我說起跟老爸吵架的事,結果是件超無聊的事。爭執主題為「內褲究竟能不能穿出門」。幾天前老母罵老爸出門前套什麼外褲,附近一堆阿伯都麻穿內褲就出門(這我本人是沒看過,不確定是不是在老母夢裡看到的阿伯內褲樂園);今天回娘家的姊姊離開後發現忘記拿東西,老爸急急忙忙的想拿下樓去給姊姊,但只穿了條內褲。 接下來的故事就是個典型的「雙面故事」 老媽這面: 我跟你爸說:「還是我拿下去吧,你只穿了條內褲」 老爸這面: 她叫我「走開!」 (這幾年或許累積媽媽言語暴力超過負荷,所以個性溫和的爸爸有時候會開始對媽媽的壞脾氣反擊,但大部分的時候還是寧可選擇沈默,避免老母爆跳如雷的激烈反應。) 後來老母開始說到姊姊下午對她的一番勸告裡面有提到「眾叛親離」,老母罵我們都是玻璃心,一起生活那麼多年不了解她其實沒那個意思嗎? 雖然我試著跟她解釋,言語暴力其實是有傷害能力的,所以當我們受到言語暴力,我們也會心情不好。建議她如果沒辦法辦到的話,就把我們當他的同事好啦,這樣彼此間還會有些尊重,不會隨便攻擊。想不到他說護理界的生活就是這樣,很緊急的時候就叫大家走開。 我追問她:「那你們彼此會罵彼此笨、沒用、懶之類的嗎?」 她說:「大家忙起來本來互動就都很衝」 天~究竟,...

有能力的女生找不到對象--拉利馬求愛苦情日記

我姊的同學拉利馬,大學畢業後很幸運地進入大企業工作,擔任行政職,十多年後現在是主管階級,薪水高分紅的時候年薪更是不得了。 從學生時代就沒有談過戀愛的她,一直渴望談場戀愛,現在渴望能快點找到自己的人生伴侶。一年一年的過去,她更積極的參加各種活動、相親,就希望能早日早到她的 Mr. Right。 但大部分的時候,她都找到心中的 Mr. Wrong,有點萬念俱灰,還不如給我一杯 Mr. Brown。 拉利馬家庭環境不錯,自己也有不錯的工作,要名牌自己買得起,要旅行吃好的住好的自己也出得起,是個獨立自主的女性。聰明、有自己的主張。 每年她透過活動、親友介紹、婚姻介紹所媒介一堆男性,總在約會後不了了之。因為拉利馬是個很聰明的人,如果對方不夠有想法或是滿口大道理其實是個草包,一下就會被看出來。常常對方話還沒講完,她就已經猜到下一句。保持著客氣微微笑的聽著,內心早就已經打了一百個哈欠,有時候還想打開對方的腦袋看看裡面有沒有東西,怎麼會說話那~麼的無趣? 終於,有幾次碰到不錯的男子,風度翩翩,言之有物,整夜都是一位紳士。但可惜,最後還是沒有下聞。 就這樣到了拉利馬的約會故事收集起來都可以出「徵婚啟事2017」的時候,她越來越焦急。開始更勤的奔走廟宇、問事等宗教類型的協助。 四面佛,拜了 城隍廟月老,拜了 愛情水晶陣,擺了 仙姑,問了 有關祈求愛情的大廟、小廟,都拜了 愛情小聖經,讀了   <<< 這是我自己編的 (相信到這種緊要關頭,如果我是個神棍,叫她晚上12點的時候到信義區香榭大道跳「愛情ㄟ 恰恰」加大喊我是陳小雲,她肯定會去還會付我錢。) 拉利馬一次傷心欲絕的找阿姊訴苦「我條件也不差,為什麼找不到對象?」 阿姊問:「妳找對象的條件是什麼?」 拉利馬:「學歷不能比我差,身高175以上,有穩定的工作薪水比我高,長相要看得順眼。」 對於一位學歷、家庭背景、工作條件都不錯的獨立自主女性,這樣的條件其實也不算太嚴苛。但還是滿不解,究竟為何,他約會快超過一百個對象,卻一個也不適合?難道這是江湖上流傳的「強摘的瓜不甜」? 經過身心俱疲的求愛旅程,個人建議,她先暫停瘋狂相親、約會的日子,因為不停的失敗已經造成心理的壓力跟焦慮。 先停一停,...

我與老母的機歪事--跟工廠訂貨

相信大家都有教父母使用3C產品的經驗,在我的「教學生涯」初期,我並不是個好老師,極度沒耐性,回想起來覺得老母也是滿可憐的,遇到壞「老師」。但現在的我相較於以前已經增長了不少耐心,畢竟也不是什麼叛逆青少年小屁孩了。 在「教育」這件事上面,除了變得比較有耐心外,也會好好講道理,並且注重讓老母親自操作練習。但我老母是個對自己非常有自信的學生,筆記從來都只做在心田裡,偏偏往往隔天,她的心田就重新整地,昨天學的東西都忘得一乾二淨。因此讓我更加的相信,對於這樣的學生,只能增加練習操作的次數,直到她跟新知識天人合一為止才算是完成學習。所以在教過幾遍後,就會直接給她提示要她自己去操作。 有一天,老母習慣用的一款產品,在超市買不到了,店員告訴他短期內都不會再進貨。老母為此感到苦惱,於是我就跟她分享了一個經驗。大學的時候有一位同學很喜歡喝一款綠茶,所以他直接打電話去工廠訂購。(不確定是否每個產品的製造工廠都願意這樣接小量的單,但是有問有機會) 我叫老母 google 製造工廠在哪裡,打電話去詢問能不能直接訂購。看著老母戴著老花眼鏡,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 key,花了不少的時間。後來她一直跟我說找不到資訊,我當下懶得去看她的螢幕,只叫她換幾個關鍵字試試看。最後發現,製造工廠在歐洲......。 老母看著我問:「那現在怎麼辦?要寫信去問嗎?」 我:「還是算了吧......」 好險,最後超市又開始進貨了。 附記: 在向上教育的路上,我喜歡從頭開始解釋,讓老母知道事情的始末及原因。講道時間有時候長到老母崩潰,因為我喜歡從事情的科學研究結果、邏輯開始解釋,再一路討論到她的邏輯的盲點,最後再做個總結。 有一天老母憂鬱症發作,但我那時沒發現,開始跟他講道理,她崩潰地大喊:「不要再說了!你講話很噁心!」 突然想到周星馳有一部電影作品「西遊」,裡面的師傅也是講道理講到悟空受不了而崩潰。想不到在我們家也上演了這樣的經典之作,阿密陀佛。 圖片來源:AnyAnother images/  https://goo.gl/8S3yPF

閱讀筆記:順流至富法則

最近讀了一本書「順流至富法則」,這本書主要是將人的性格分類,幫助大家瞭解自己屬於哪類的人。而這些類別的人適合用什麼樣的方式工作及理財,讓自己更加順利。 其實這本書還滿值得一讀的。因為除了了解自己外,也可以了解你的工作夥伴屬於哪類型的人。這樣在合作上面才能增加理解,溝通上面或許會比較順暢,當然有好的溝通後,相信對於工作也會有大大的加分。這樣的分類性格及理解,當然也適用在和家人的相處。如果你明白某類人就是慣用某樣的思考,跳脫他們的慣用思考對他來說就是另一個不可能的世界,那當他對你提出的「跳 tone」想法感到驚訝時,你也不會因此感到太大的打擊。 這位作者Roger Hamilton,他也設計了一個測驗,幫助大家了解自己的類型。臺灣也可以找到機構協助大家測驗。但個人想到測驗一次要2500就懶懶的,總覺得如果自我了解夠多了,似乎也不是非得花這筆錢不可。 一天和朋友分享了這本書。她分享了一個故事,她的同事是個能力很好的人,以前做屬於比較文職的工作,後來也開始接觸業務形態的工作。她說:「真的覺得你好適合當業務唷!」 而他同事說:「我並不覺得是因為我適合當業務所以才把工作做得好,而是因為我心態準備好了,當心態正確了,我相信我在哪個職位都可以有好的表現。」 她同事的論點其實也滿震撼的。想當年我剛從學校畢業,還以為自己很適合就此當個行政人員,安安穩穩地在辦公室處理文書作業。後來,實際去當行政人員後又希望工作內容更活、有更多挑戰,於是又再次改變目標。那時候當行政人員的我,要我打一通電話給客戶我都怕得要死,但現在如果再次選擇,我肯定有非常不同的決定,打電話對我來說已經是小菜一碟了。因為目標轉變,心態也就會跟著轉變,當心態準備好了,自然就會全力以赴的完成工作。我想這就是她同事想要表達的想法。 然而這個想法跟順流有時麼關係呢?其實,我覺得我們不但要花點時間瞭解現在的自己,設立目標後調整好心態好好去實踐也很重要。每個階段的自己都有不同的需求跟想法,所以花時間認識自己是一件不能停滯的事情。 有了這樣的想法就可以更順利的打造財富,不只是金錢的財富,也包含心靈層面的富有。 書籍資訊: 順流至富法則

我與老母的雞歪事--世界心

多年前,當老母還是個新生小護士的時候,台灣跟沙烏地阿拉伯醫療合作,老母有了去沙烏地阿拉伯工作的機會。當時她很興奮的想要參加計劃去中東工作,想不到阿婆聽到消息,身為一個傳統保守母親,擔憂與不捨誘發了心臟病,讓老母放棄了去中東的念頭。直到現在老母還是念念不忘當時失之交臂的機會。 星期天的早上,第四台播放著世界特輯,訴說著台灣人在世界打拼的故事。故事裡一個台灣年輕女孩到非洲當業務賣輪胎。 老母拍了我的頭(我覺得很煩,這女人老是愛動手動腳的):「哎~你有膽的話也可以去」 老母又開始意難忘,訴說起當那段陳年往事。她說:「我可是很敢衝,大膽的人,要不是當年你阿婆我就去中東了。」 我轉頭看了一下重度失智的阿婆,因為天氣太熱,只穿了一件內衣背心痴呆的望著電視,嘴唇間插出了僅存的兩支下排牙齒。 我跟老母說要是你還有世界心,想多方嘗試跟體驗,現在也還不遲呀。你可以練習一下語文,然後有機會跟別人接觸的時候就敞開心胸相處。 老母又說:「哎呀,想想當年那些出去的人,很多中年回來都失敗,日子不好過很辛苦」 又來了一個沒有數字依據的個人觀點。相信她只是用這個方式安慰自己雖然錯失了出國的機會,但是現在日子還過得去。 電視的世界特輯節目結束,老母將電視轉台到歌仔戲,給阿婆看。她又拍了我的頭,叫我學閩南語。 一下叫我闖蕩世界,一下叫我深耕在地鄉土語言。要是電視再轉到外太空特輯,她可能會叫我去準備移民火星。

我與老母的雞歪事--腦震盪

前兩星期,去參觀一個日式工法的建築物。要上閣樓的時候,因為門框很矮,所以一不注意頭頂就整個撞上去。當下是沒有眼冒金星,但隔天開始就陸續有症狀出現。後來去看醫生,說是輕微腦震盪。 今天下午,突然一波胃食道逆流,吐出了一個東西(課長,你又沒有吃吉胃服適凝膠了嗎?)。看了著實嚇了我一跳,暗紅色直徑約2 公分塊狀物體(有點像鴨血)。那個塊狀物,有一層薄膜,壓破後,裡面軟軟的半凝結狀物散出來。我拿去給老母看, 我問:「這是血塊嗎?」 有醫學背景的老母定睛一看,說:「是血塊。」 我大驚!難道是腦震盪再高一等級的症狀,腦出血?記得上次網路上搜尋相關資訊,的確有可能因為撞到頭而流鼻血,如果沒流出來就是吞到肚子裡。 因為本人是個怕血的人,看到不正常出血會暈血。於是用意志力撐著拍照留存(為了給醫生看)後,就倒在床上了。 (避免畫面噁心,做了一下處理) 晚上,老母說:「我覺得你還是把它從垃圾桶撿起來,明天直接帶給醫生看比較好。」於是我就拿了密封袋,去接垃圾桶裡的血塊進去住。因為密封袋有點小,血塊部份沾到密封袋袋口。裝好後,想說拿水把沾在袋口的部份洗掉,想不到摸起來油油的,不禁開始懷疑,難道......是我午餐前吃的葉黃素膠囊?於是我拿去給老母看想再確定一下,她說:「這就是血塊。」 想不到我年紀輕輕,竟然上演瓊瑤戲裡面的吐血戲碼。於是感到身體脆弱的乖乖躺在床上,臥躺休息。(醫院衛教單說:頭部受創,請在安靜的房間臥躺休息) 老母洗完澡,進我房間說:「你那個東西再拿來給我看一下」 看完後他哈哈大笑:「喔齁齁齁齁~這不是血塊啦~妳看旁邊變成橘色的,這應該是你吃的葉黃素膠囊。」 昏倒!之前還寫了一篇,長大後不會被她嚇到,但這回不但被嚇到,還差點昏倒咧!

我與老母的雞歪事--資深通靈少女

我老母是醫學背景出生,自稱服膺科學,不相信宗教迷信;但是另一方面,也常常宣告她是個會感應的人。其實骨子裡的她是服膺「宗教科學」的人,如果碰到什麼他認為「不好」的事,她都會尋求有在修煉的親友幫忙處理。我老母內心每天都有上演「矛盾大對決」。 有一天一位阿姨說:「為什麼阿婆生病的時候都剛好在你家?」 我只不以為然地翻個白眼然後繼續生活,因為阿婆一年大概有六個月(或以上)在我們家,身體不舒服在我們家發生的機率當然也比較高。但老母被嚇到了,她隔天起床跟我說:「阿姨這麼說我覺得好可怕,昨晚都沒睡好」在我一番安慰後,她改口:「阿姨這麼說讓我覺得很生氣」。 春天天氣忽冷忽熱,這次阿婆回家就感冒發燒,送到醫院住了好幾天。老母覺得「案情不單純」,當她覺得案情不單純的時候,都會想用艾草條來驅邪氣。 艾草條,紙捲包覆艾草的巨型草條,外觀就像是巨人的香菸,燃燒的味道很像香菸(沒有菸抽的時候可以考慮買艾草條吸,一條大概可以抵一包菸,但不知道吸完會怎樣就是)。有人焚燒用其煙淨化環境;另依本草綱目記載,艾草條焚燒煙燻可作為煙灸(<< 本草綱目那段是我說的)。 (這是已經被用過的) 我跟我弟都不愛這個味道。雖然真心與老母溫情推薦「秘魯聖木」但她卻說:「那是西方人用的東西,東方有用嗎?」 昨天一回家,就聞到客廳有燒艾草條的味道,一進房間,X的咧!我房間味道最重!但我弟房間一點味道也沒有。人間冷暖呀!自從我弟出生,我媽就很愛兒子,他說的話都記牢牢,我說的話都吹遙遙(押韻),一樣宣告不愛艾草條的味道,卻兩樣情。 我大為光火,用電扇吹房間吹一晚味道都還是很重!我出門一趟回來後,我弟說:「媽媽說她覺得你不順遂......」看來她是想用艾草條幫我房間祭改。但我覺得現在我目前人生的不順遂多半來自我老母的雞歪事。 老母說:「我叫老母,這就是我60歲的日常」 (以上文章所提到的任何改善磁場及健康之言論,不代表正確用法) 後記: 隔天中午,房間默默的又傳來濃濃的艾草條煙味,我出去一看,老母翹著一隻腳,在餵腳吃煙,她在「艾灸」。 我誤會她了,她沒有要祭改我房間,她是要祭改他的腳。 老母說:「我叫老母,這就是我60歲的日常」

動物園

一直以來,臺北市立動物園都是我最愛的景點之一。不但可以看無尾熊、熊貓、企鵝、大象、白手長臂猿、銀背黑猩猩、河馬等各種動物,學習保育及環保知識,也是健走運動的好場所,每次去絕對走超過一萬步。 園區的河馬雕像,曾被美國網站 boredpanda票選為全世界25個最具創意的雕像之一。 (圖片截自:http://www.boredpanda.com/worlds-most-creative-statues-sculptures/) 但自從去年,有一個朋友跟我分享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動物應該生活在牠們的棲息地,而不是被關在籠子裡。今年也在網路上看到舒淇善待動物組織的影片,讓人開始思考動物園及水族館這件事。 (圖片截自:https://www.facebook.com/AnimalLiberationHK/videos/1437106193073791/) 臺北市立動物園成立於日治時期,原為民間設立,後來被日本殖民政府收購。曾經在戰爭期間,為避免園區被破壞猛獸出來傷害人,而不得已殺害動物。這是世界各地動物園在戰爭時期可能會做出的選擇,也是我們動物園過去的一段歷史。現在的動物園隨著時代的轉變,轉型,開始著重於教育、復育及環保的宣導。( 動物園的歷史 ) 今年再次去動物園,發覺其實裡面有有些動物的來源是在野地被發現受傷,無法繼續在野外生存而被送到動物園照顧,或是民眾走私被沒收而來,動物園有著觀光以外的功能。但看著爬從類區的蛇,一格一格的小格子,裡面的蛇像住在膠囊旅館一樣,讓人想起舒淇的那段影片。 之前去了一趟奇美博物館,他們的動物區也是十分壯觀,路上系動物種類可以媲美臺北市立動物園,但牠們都是標本。用標本搭配現代科技互動,向民眾傳達動物的相關資訊。或許未來有可學習國外的博物館,利用VR及其他科技讓民眾來到動物園體驗及學習,而真實的動物就讓他們留在原有的棲息地。 (圖片截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Gk2n0rX_0w) 但就怕,因全球氣候暖化導致的氣候異常,讓這些動物想回去也回不去了。

我與老母的雞歪事--南丁格爾老母

我的老母,是一位專業的護士。我非常感謝她對我們的悉心照顧,尤其是那年我出車禍差點被插尿管(你知道,導尿管就是把一個塑膠管插入你如米粒般口徑大小的尿道裡,可想而知有多痛),因為老母及時趕到醫院阻止了這場悲劇,並且用她的醫學專業協助小護士。 不過有時候也有會有些超過,像是老爹吃堅果嗆到,咳嗽咳不停。 「你為什麼一直咳嗽?」她大喊,看到桌上那罐特大罐的好市多綜合堅果「又吃堅果!」 「你就是不能吃堅果的人!」接著講「每次吃都嗆到,你一定有問題!」 她斷定是因為上了年紀體質轉變,所以對堅果過敏,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休克,因此鄭重宣佈禁止我老爸吃堅果。但是晚上還是看到我爸一邊看電視,一邊抱著好市多的綜合堅果喀呲喀呲的吃,人還是好好的。 當然我爸也不是每次都那麼淡定,他是屬於比較容易緊張的人,而我老母是把所有症狀都講的很嚴重的人,所以常常把我爸嚇的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冒。還記得小時候,有一天下課回家看到老爹竟然在家,我過去問他怎麼在家,他虛弱的說:「把拔 …… (虛弱的喘氣)生病了 …… 」(當年最紅的電影是「侏羅紀公園」,電影一開始有一隻虛弱的三角龍感覺隨時會斷氣,我爸就如同那三角龍般的虛弱),後來好像是感冒身體不適。 (圖片截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film/sinacn/20130827/19014911434.html) 老母聳動醫學資訊: 「成人發燒,通常代表非常嚴重」 「打呼太大聲,呼吸中止導致腦部缺氧,會變笨蛋」 「什麼?胸哪邊痛,完蛋,我看你是心絞痛」 「膀胱炎!最好小心,可能導致腎衰竭」 「快來看新聞!有個女的做瑜伽,長期頭下腳上,加上他高度近視,後來失明了」 「眼睛高度近視的人不要去玩什麼雲霄飛車,看(丟新聞)有人失明了」 有一天沒睡好加做惡夢,早上起床頭很痛。我隨口跟老母提到,她擔心地問:「為什麼又頭痛?你是不是在高血壓?」 我回答:「沒有高血壓」 她說:「你怎沒知道?你有在量嗎?」 我回答:「之前量很正常」 她追問:「之前是什麼時候?你有每天量嗎?」 猜到她接下來會要求看我的血壓記錄本,為了想趕快結束話題,我說:「我只是枕頭太扁,沒有支撐力支撐脖子,加上做惡夢才頭痛的。」 後來她開啟了枕頭話題,聊到要...

我與老母的雞歪事--老母的時尚學

中學時代因為髮禁的關係,一直是耳上 2 公分的學生頭髮型,記得在學校的時候,每個人都一樣的髮型,穿了制服從後面看起來全部長得都一樣,完全可以體會冬天的時候櫻桃小丸子的脖子有多冷。 有一天跟同學形容我看到一個老同學,忘記名字了請他幫忙一起回憶,她叫我多提供一點特徵,我說「學生頭、耳上兩公分、後面剃的很乾淨,今天穿制服,裙子過膝 …… 」她說:「這跟沒講一樣。」後來學會在這種大家造型很像的狀況,如果你要形容一個人,就必須說他五官的特徵,譬如「她長得像浩角翔起的阿翔」、「她長得像麵包超人」,或是說一些那個人的事蹟,如:「她上次喃喃自語的在唸英文 A 、 B 、 C ,後來發現她是在目測所有經過她的女同學的胸部大小」,這樣的描述,效果會大大提升,通常大家會秒懂。不過現在的孩子很幸福,髮禁時代已經成為歷史。 畢業後,馬上換造型,剪了頭髮、留了瀏海、買了新衣服,回到家老母開始嫌棄頭髮難看,頭髮為什麼不用黑毛夾夾起來,衣服買的也沒品味。並時不時開啟衣櫃問要不要穿她年輕時候的衣服,那是 60-70 年代的衣服,大概就是些超級高腰褲、高腰裙、大墊肩(不瞞各位,在那年代我的老母真的很飛炫)。 (圖片截自:http://star.ettoday.net/news/426591) 我的老姊是個勤儉持家的好女孩兒,當年她真的有撿一些去穿。她是一位聽媽媽的話的好寶寶。想像當張惠妹、孫燕姿、JJ林俊傑剛出來爆紅的那段日子,有一位夾黑毛夾固定兩邊瀏海,如民初的女學子般的女孩兒,穿著林青霞年輕時那個年代的高腰花裙,綁著婉君表妹的兩股髮辮。媽媽開心了,但只讓我更加堅定對媽媽的時尚建議 Say No 。歡迎電視台復古戲劇來跟我們接洽戲服。 過了 50 後的老母酷愛印花服飾,有一天我們要一起出門,他在家裡搭配衣服,後來選定花花的綠T -Shirt ,配花花的深綠襯衫,再配上花花的包,好個花漾年華。如果我們要去爬山的話,她這身衣會有些隱身的效果。不過她說:「沒關係啦,都歐巴桑了,隨便。」話雖如此說,但有時候她年輕時候的時尚魂還是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