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7的文章

動物園

一直以來,臺北市立動物園都是我最愛的景點之一。不但可以看無尾熊、熊貓、企鵝、大象、白手長臂猿、銀背黑猩猩、河馬等各種動物,學習保育及環保知識,也是健走運動的好場所,每次去絕對走超過一萬步。 園區的河馬雕像,曾被美國網站 boredpanda票選為全世界25個最具創意的雕像之一。 (圖片截自:http://www.boredpanda.com/worlds-most-creative-statues-sculptures/) 但自從去年,有一個朋友跟我分享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動物應該生活在牠們的棲息地,而不是被關在籠子裡。今年也在網路上看到舒淇善待動物組織的影片,讓人開始思考動物園及水族館這件事。 (圖片截自:https://www.facebook.com/AnimalLiberationHK/videos/1437106193073791/) 臺北市立動物園成立於日治時期,原為民間設立,後來被日本殖民政府收購。曾經在戰爭期間,為避免園區被破壞猛獸出來傷害人,而不得已殺害動物。這是世界各地動物園在戰爭時期可能會做出的選擇,也是我們動物園過去的一段歷史。現在的動物園隨著時代的轉變,轉型,開始著重於教育、復育及環保的宣導。( 動物園的歷史 ) 今年再次去動物園,發覺其實裡面有有些動物的來源是在野地被發現受傷,無法繼續在野外生存而被送到動物園照顧,或是民眾走私被沒收而來,動物園有著觀光以外的功能。但看著爬從類區的蛇,一格一格的小格子,裡面的蛇像住在膠囊旅館一樣,讓人想起舒淇的那段影片。 之前去了一趟奇美博物館,他們的動物區也是十分壯觀,路上系動物種類可以媲美臺北市立動物園,但牠們都是標本。用標本搭配現代科技互動,向民眾傳達動物的相關資訊。或許未來有可學習國外的博物館,利用VR及其他科技讓民眾來到動物園體驗及學習,而真實的動物就讓他們留在原有的棲息地。 (圖片截至: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Gk2n0rX_0w) 但就怕,因全球氣候暖化導致的氣候異常,讓這些動物想回去也回不去了。

我與老母的雞歪事--南丁格爾老母

我的老母,是一位專業的護士。我非常感謝她對我們的悉心照顧,尤其是那年我出車禍差點被插尿管(你知道,導尿管就是把一個塑膠管插入你如米粒般口徑大小的尿道裡,可想而知有多痛),因為老母及時趕到醫院阻止了這場悲劇,並且用她的醫學專業協助小護士。 不過有時候也有會有些超過,像是老爹吃堅果嗆到,咳嗽咳不停。 「你為什麼一直咳嗽?」她大喊,看到桌上那罐特大罐的好市多綜合堅果「又吃堅果!」 「你就是不能吃堅果的人!」接著講「每次吃都嗆到,你一定有問題!」 她斷定是因為上了年紀體質轉變,所以對堅果過敏,嚴重的話可能會導致休克,因此鄭重宣佈禁止我老爸吃堅果。但是晚上還是看到我爸一邊看電視,一邊抱著好市多的綜合堅果喀呲喀呲的吃,人還是好好的。 當然我爸也不是每次都那麼淡定,他是屬於比較容易緊張的人,而我老母是把所有症狀都講的很嚴重的人,所以常常把我爸嚇的躺在床上奄奄一息冒。還記得小時候,有一天下課回家看到老爹竟然在家,我過去問他怎麼在家,他虛弱的說:「把拔 …… (虛弱的喘氣)生病了 …… 」(當年最紅的電影是「侏羅紀公園」,電影一開始有一隻虛弱的三角龍感覺隨時會斷氣,我爸就如同那三角龍般的虛弱),後來好像是感冒身體不適。 (圖片截自:http://dailynews.sina.com/bg/ent/film/sinacn/20130827/19014911434.html) 老母聳動醫學資訊: 「成人發燒,通常代表非常嚴重」 「打呼太大聲,呼吸中止導致腦部缺氧,會變笨蛋」 「什麼?胸哪邊痛,完蛋,我看你是心絞痛」 「膀胱炎!最好小心,可能導致腎衰竭」 「快來看新聞!有個女的做瑜伽,長期頭下腳上,加上他高度近視,後來失明了」 「眼睛高度近視的人不要去玩什麼雲霄飛車,看(丟新聞)有人失明了」 有一天沒睡好加做惡夢,早上起床頭很痛。我隨口跟老母提到,她擔心地問:「為什麼又頭痛?你是不是在高血壓?」 我回答:「沒有高血壓」 她說:「你怎沒知道?你有在量嗎?」 我回答:「之前量很正常」 她追問:「之前是什麼時候?你有每天量嗎?」 猜到她接下來會要求看我的血壓記錄本,為了想趕快結束話題,我說:「我只是枕頭太扁,沒有支撐力支撐脖子,加上做惡夢才頭痛的。」 後來她開啟了枕頭話題,聊到要...

我與老母的雞歪事--老母的時尚學

中學時代因為髮禁的關係,一直是耳上 2 公分的學生頭髮型,記得在學校的時候,每個人都一樣的髮型,穿了制服從後面看起來全部長得都一樣,完全可以體會冬天的時候櫻桃小丸子的脖子有多冷。 有一天跟同學形容我看到一個老同學,忘記名字了請他幫忙一起回憶,她叫我多提供一點特徵,我說「學生頭、耳上兩公分、後面剃的很乾淨,今天穿制服,裙子過膝 …… 」她說:「這跟沒講一樣。」後來學會在這種大家造型很像的狀況,如果你要形容一個人,就必須說他五官的特徵,譬如「她長得像浩角翔起的阿翔」、「她長得像麵包超人」,或是說一些那個人的事蹟,如:「她上次喃喃自語的在唸英文 A 、 B 、 C ,後來發現她是在目測所有經過她的女同學的胸部大小」,這樣的描述,效果會大大提升,通常大家會秒懂。不過現在的孩子很幸福,髮禁時代已經成為歷史。 畢業後,馬上換造型,剪了頭髮、留了瀏海、買了新衣服,回到家老母開始嫌棄頭髮難看,頭髮為什麼不用黑毛夾夾起來,衣服買的也沒品味。並時不時開啟衣櫃問要不要穿她年輕時候的衣服,那是 60-70 年代的衣服,大概就是些超級高腰褲、高腰裙、大墊肩(不瞞各位,在那年代我的老母真的很飛炫)。 (圖片截自:http://star.ettoday.net/news/426591) 我的老姊是個勤儉持家的好女孩兒,當年她真的有撿一些去穿。她是一位聽媽媽的話的好寶寶。想像當張惠妹、孫燕姿、JJ林俊傑剛出來爆紅的那段日子,有一位夾黑毛夾固定兩邊瀏海,如民初的女學子般的女孩兒,穿著林青霞年輕時那個年代的高腰花裙,綁著婉君表妹的兩股髮辮。媽媽開心了,但只讓我更加堅定對媽媽的時尚建議 Say No 。歡迎電視台復古戲劇來跟我們接洽戲服。 過了 50 後的老母酷愛印花服飾,有一天我們要一起出門,他在家裡搭配衣服,後來選定花花的綠T -Shirt ,配花花的深綠襯衫,再配上花花的包,好個花漾年華。如果我們要去爬山的話,她這身衣會有些隱身的效果。不過她說:「沒關係啦,都歐巴桑了,隨便。」話雖如此說,但有時候她年輕時候的時尚魂還是會出現。

我與老母的雞歪事--當小姐變太太

每當在捷運或公車上,很容易看到一種畫面,一位婦女快速佔住位子「哥哥你來坐這、妹妹來媽媽抱、爸爸你坐那、阿公快去博愛座」像位作戰的士官長一樣,發號司令,通常也會看到她們家庭的男士兩眼發直,進入微禪定狀態,或許長期被指揮到已經有點放棄部份自由意識。 到他們快要下車的時候,婦女再次發號司令,要大家擠向門口,不管前面的乘客是不是也要下車。當門一打開,「 Go! Go! Go! 」指揮家人下車,像是好萊塢電影特種部隊軍人排隊等著跳下飛機,長官在門口指揮著的樣子。 當小姐變太太,社會的期待與枷鎖,讓她變成得照顧家裡大小事,小到連搭大眾交通工具怎麼坐位子都得分配。當然在餐廳也可以看到,規定家人吃什麼、怎麼吃,怎麼站、怎麼座、怎麼講話。後來變成小孩跟誰結婚、結婚後怎麼生活、怎麼養孫子都要「照顧」。我的老母還沒有那麼嚴重,但是還是不免俗的有時候會跟上這股潮流。 老母拿起電話,撥給已婚女兒:「喂?最近有沒有『辦事』,『辦』完要洗乾淨」 女兒大喊:「太太!給我掛掉那個電話!!!」 (圖片取自:https://pixab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