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人都帶著創傷,有的人把創傷打包的很好,但是某些時刻這些創傷也帶給我們一些行為上的制約。
怎麼說呢?例如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找到的伴侶總是和自己的父母有點相似或是一直遇到同一類型的人;對待小孩的行為模式,不知不覺中有點像是自己最父母。當然一般常見的還有各種情感、人際互動間的大大小小創傷。
有的人會尋求算命、求籤、催眠、心理治療等去找尋自我療癒的方式,如果你願意試試看不同的體驗,神聖的你這本書,會是一本很好的療癒書。
你以為的你就是帶來煩惱的根源
人類常常會思考的問題「我是誰」,為了讓我這個角色更明確,我們建立自我的價值觀。「我思故我在」因為思考我是誰而挑選了許多自己認同、不認同、喜歡、不喜歡等價值觀架在「我」身上,讓這個角色更加的明確。
但不知道你有沒有過一種經驗,有時候還是覺得很茫然,面對種種的抉擇往往沒有答案。為了找尋答案,我們開始搜集更多資訊,做更多的分類「這個我認同」、「這個我不認同」,有時候好像找到方向,但過一陣子,似乎又回到原點陷入迷惘。
因為種種的自我價值框架,也會和不同觀點的人產生摩擦。有的人更強勢且沒有同理心,甚至會去傷害別人。傷害與被傷害間,經過感受的放大,造成了種種的痛苦。
冷靜下來思考人生上遇到的種種痛苦,的確很多是來「我」的批判,不只是自己的「我」,也包含別人自己的「我」對種種事物的分別心。
用韓劇常見劇情來舉例的話像是,「我是婆婆你是媳婦,你是搶我兒子的人」、「我要升遷,你是競爭者,我要弄你」、「我要戀愛,你是他的伴侶,我要把你逼走」、「我要全部的財產,所以要想辦法把你趕走」。雖說只是電視劇常見劇情,但有時候也是真實人生的投射,可以讓我們冷靜去思考,這些煩惱事是從哪邊產生的,是從「我」,我的自我設定、對事情分別的觀念再加上各種情緒的放大造成種種痛苦,而後又會因為痛苦又做出種種反彈行為,行為又產生痛苦。
練習從內在找回平靜透過智慧解答問題
你是否好奇過為什麼蜜蜂天生會採蜜、製造蜂窩、以及群體間有驚人的工作分配及管理機制?為什麼植物知道怎麼生長並且想辦法取得陽光、捕捉資源?動物與植物為什麼會有驚人的智慧去處理生存的問題?
在神聖的你書中提到,其實動物植物和宇宙是連結的,因此可以輕易展現出智慧,雖然人類也是動物,可是人有「我」,一個頭腦建立的角色,擋住了我們接收智慧的訊息。
我們往往認為一個人記得(知道)的資訊越多,就越聰明。之前聽印度瑜伽大師Sadhguru演講影片中說:「現在的人,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手機知道的資訊比我們還多,所以手機比我們聰明?難怪人們稱它Smart Phone。」這段話幽默,但也點出了楊定一博士所說的概念。知道的訊息與知識很多,或許讓我們成為某些領域的專家,但那種聰明並不是智慧。
或許也因為如此,不管哪方面的專家,很多人也還是困在種種的委屈與創傷內,甚至對於生命的迷惘。因為大量的資訊,並不能幫助我們心靈更加平靜,或是找到永恆的喜悅。就算因為專業而得到快樂,那可能也是短暫的,很快我們就會不滿,想去做更大的挑戰。
或許也因為如此,不管哪方面的專家,很多人也還是困在種種的委屈與創傷內,甚至對於生命的迷惘。因為大量的資訊,並不能幫助我們心靈更加平靜,或是找到永恆的喜悅。就算因為專業而得到快樂,那可能也是短暫的,很快我們就會不滿,想去做更大的挑戰。
神聖的你,帶領我們練習將「我」擺到旁邊,體會生命每個瞬間與永恆。光是將「我」擺到旁邊就是一個不簡單的練習,但是個人體驗分享,只要練習,很多頭腦中的想法就會開始沈澱找到一種平靜。在面對不可理喻的衝突時,能有一個動力幫助自己「煞車」,情緒比以往更能快速平靜下來。甚至有一次遇到一樣讓人生氣的事件,發現自己的反應竟然不一樣了,就像是旁觀者的角色,雖然人在,耳朵也聽著刺傷的言語,但卻不做出反彈。
放下頭腦透過五官體驗而投射出來的世界,注意力轉向內心,輕鬆放下「我」創造出來的痛苦與創傷,找回心的自由與喜悅。跟著書一起練習,慢慢找回平靜,期望最終能像所有的動物植物一樣,輕鬆活出生命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