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全球疫情時代 關於吃的更重要

 Covid-19 疫情在全球延燒也默默過了一年半,在世界輪流封城或是緊戒期間,許多人開始在家精進自己的廚藝,看到社群上大家一直在發自己做的美食照,周邊突然出了許多特級廚師 小~當~家~

隨著疫情新聞日日更新,前陣子比較緊張的時候,家人會去看印度神童阿南得的預言,神童建議大家從傳統的醫療智慧保健身體。

想起之前印度的朋友一家確診的時候,也是用了印度阿育吠陀草藥輔助恢復健康。我們台灣人除了有傳統中醫,其實也有很多關於飲食保健上的智慧,從小就接觸農民曆的食物相生相剋表,算是飲食智慧的啟蒙(?

不過說正經的,我們的生活上的確融合了中醫與飲食保健,長輩都會說剛感冒的時候喝個薑茶,身上有傷口不要吃鴨肉鵝肉,大姨媽走後要喝個四物,配合身體狀況與節氣還有相關的食補。

所謂食藥同源,讓人想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的日常飲食食材對健康的幫助,於是在博客來找到了這本書,「365日日食材&藥膳事典」。其實這類的相關書籍很多,但是這本書圖案跟排版看起來舒服(對我來說,書的排版很重要,關乎是否能看得下去),內容包含了我們日常在菜市場就可以輕易買到的常用食材,用中醫的觀點分類介紹他們的性質,還附上了食譜。

我自己買的書,拍一頁給大家看我在說什麼

什麼食材可以補血,什麼食材孕婦不要多吃,或是體寒水腫、口乾舌燥等各種常見身體狀況,可以吃什麼食材得到幫助。

書中有300道料理,對於自己在家開伙的人來說,可以當作做菜的靈感,對做菜新手來說更是一大幫助,因為做法都很簡單。當然就算習慣買外食,也可以作為餐飲選擇的參考,當自己身體有些狀況的時候,可以挑選適合的食物,可以在黃金24小時內給身體提供需要的養分。

想不到餐桌上的家常菜,才是默默守護日常健康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