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20的文章

閱讀筆記:人際溝通系列- 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如何贏取友誼與影響他人

「有系統、有邏輯的分享,讓你看完就上手!」看完這本書就是這樣的感覺。有接觸商業叢書的人多半都聽過「卡內基」,由美國戴爾˙卡內基先生於 1912 年為了幫助大家不論在家人相處、商業溝通、工作人際等方面都能夠與人相處得更加順遂融洽而設立的課程。 由於這個課程幫助許多人實際改善了人際問題,所以越來越受歡迎,甚至這樣的課程也被推廣到世界各地。如今運行多年,我們不難了解它是一套系統性教學與說明,讓我們能夠很快的理解。 在本書中,不但清楚地標明主題,也分享了許多人實際運用方法的故事,當然也包含歷史名人使用人際溝通技巧處理重大決策的故事,篇章最後,會再次說明重點加深記憶。讀完本書覺得相較於我曾經花了大錢去上溝通課的經驗而言,這本書CP值高多了! 圖片來源:博客來 了解吃軟不吃硬的人性 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聽好話,如果被指責很容易因為想要為自己辯護而反彈,不論指責究竟有沒有道理,早就因為情緒高漲什麼都聽不進去了。 我們溝通的目的總是為了達成自己想要傳遞的訊息,進而完成目標。例如業務進行推銷希望取得訂單;客服人員安撫憤怒的客戶情緒,做第一線的客戶危機處理;對不適任員工進行約談,改善對方工作狀況;要不喜歡收玩具的小孩,養成收玩具的習慣等。當然還有許多可以應用在朋友與家人間的例子。在溝通的時候,其實不需要處處針鋒相對,擺個我大你小、我對你錯的架子,只要用對方法,也可以順利完成目的。 人喜歡聽好話,不代表我們從此就只講昧著良心的話,而是從正向的角度切入溝通點,激起對方想要主動改變的心情,會讓一切順利許多。像是先表示對對方的重視、假想對方的情況、從關心對方的角度提出想法,並且在對的時間點不忘真誠的表達感謝。 在工作時,常常會遇到專案檢討會議,在會議中一不小心就變成批鬥大會,不但花時間、傷感情還得不到改善方案。「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就事論事的討論才能達成會議找尋改善方案的目的。 唯有真誠才是開啟成功溝通的金鑰 書中許多技巧都強調「真誠」的重要性,一個人是否真誠地表示讚美、關心或感謝,都很容易被看穿。所以要特別的小心,千萬不要為了達成目的而言不由衷。 本書封面看起來雖然簡單,並不是特別吸引目光。但是內容主題清楚,故事切題又好讀,結尾再次強調重點,幫助理解並加深印象。讀完書後,我真的有實際使用部分書中教導的...

閱讀筆記:人際溝通系列- 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蔡康永的情商課2

在書店排行榜上已經好一陣子的暢銷書,「因為這是你的人生 蔡康永的情商課 2 」。大家對於這位主持人、作家並不陌生,總是以輕鬆的言談帶出想表達的重點。在這本書中也是這樣的呈現。 本書的撰寫方式有別於一般商業叢書寫方法,作者在書中假想了一間酒吧,裡面的人物上演各式各樣的劇情,從故事中輕鬆帶入探討各種人際關係主題。整本書讀起來輕鬆、詼諧幽默,在莞爾一笑間引導我們進入反思。作者在書中,就像是一位溫柔的長輩,在你旁邊輕輕開導關於人際交往上遇到的難提,並提出建議方案。 圖片來源:博客來 下面就以個人的心得來分享本書: 人生 學會釐清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去做讓自己感到開心有活力的事,這是最幸福不過的事。但對於亞洲小孩來說,父母容易把自己的期望加諸在小孩身上是一件很容易發生的事情,尤其是早期的父母更是如此。 當自己想選擇路的跟父母期望的不同的時候,學會好好溝通很重要。但在和父母溝通那塊,常常是吵得不可開交,一下子唇槍舌劍大戰就開始了。雖然知道要好好表達,理性溝通,但情緒上來的時候可是脫韁野馬,本來只想輕輕道聲早卻變成摔門不歡而散的下場,類似例子時常可見。 和對方一碰面就大吵嗎?那不然就約好一個「戰爭和平區(或時段)」,或許我們可以選擇筆談,或是在某個時間地點,不說情緒話語,只表達想法,慢慢得去改變溝通方式,達成互相理解的目的。 不再為了別人選擇人生,而是為了自己的人生選擇並負完全責任,好好的做自己。「做自己」的意思,是以自己的興趣、喜好、思考方式為人生遇到的各種選項做決策,而不是變成一個傲慢、玩世不恭、目中無人、沒禮貌的小屁孩或老屁孩,切記兩者間的分水嶺唷。 各種人際交際中的心魔 很多人內心都有許多的創傷,很多是來自出生長大的家庭,我們稱為原生家庭。 在成長過程很多人一定有類似的經歷,跟兄弟姐妹比父母愛誰比較多,如果你剛好是父母比較不疼的那個,多半傷痕累累,擁有許多手足在歡笑你在落淚的悲傷記憶。 其實我們可以不用在情感上當個楚楚可憐的被害者,即便沒有父母的疼愛,也不代表你是一個不值得被愛的人,你應該要當那個最疼愛自己的人,給自己滿滿的能量,或許父母自己本身也缺乏別人的關愛,等著被我們看到,給予關心。 進入校園到出社會後,各種比較開始出現,比成績、比表現、比薪水 …… ,無數的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