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系統、有邏輯的分享,讓你看完就上手!」看完這本書就是這樣的感覺。有接觸商業叢書的人多半都聽過「卡內基」,由美國戴爾˙卡內基先生於1912年為了幫助大家不論在家人相處、商業溝通、工作人際等方面都能夠與人相處得更加順遂融洽而設立的課程。
由於這個課程幫助許多人實際改善了人際問題,所以越來越受歡迎,甚至這樣的課程也被推廣到世界各地。如今運行多年,我們不難了解它是一套系統性教學與說明,讓我們能夠很快的理解。
在本書中,不但清楚地標明主題,也分享了許多人實際運用方法的故事,當然也包含歷史名人使用人際溝通技巧處理重大決策的故事,篇章最後,會再次說明重點加深記憶。讀完本書覺得相較於我曾經花了大錢去上溝通課的經驗而言,這本書CP值高多了!
![]() |
圖片來源:博客來 |
了解吃軟不吃硬的人性
大部分的人,都喜歡聽好話,如果被指責很容易因為想要為自己辯護而反彈,不論指責究竟有沒有道理,早就因為情緒高漲什麼都聽不進去了。
我們溝通的目的總是為了達成自己想要傳遞的訊息,進而完成目標。例如業務進行推銷希望取得訂單;客服人員安撫憤怒的客戶情緒,做第一線的客戶危機處理;對不適任員工進行約談,改善對方工作狀況;要不喜歡收玩具的小孩,養成收玩具的習慣等。當然還有許多可以應用在朋友與家人間的例子。在溝通的時候,其實不需要處處針鋒相對,擺個我大你小、我對你錯的架子,只要用對方法,也可以順利完成目的。
人喜歡聽好話,不代表我們從此就只講昧著良心的話,而是從正向的角度切入溝通點,激起對方想要主動改變的心情,會讓一切順利許多。像是先表示對對方的重視、假想對方的情況、從關心對方的角度提出想法,並且在對的時間點不忘真誠的表達感謝。
在工作時,常常會遇到專案檢討會議,在會議中一不小心就變成批鬥大會,不但花時間、傷感情還得不到改善方案。「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就事論事的討論才能達成會議找尋改善方案的目的。
唯有真誠才是開啟成功溝通的金鑰
書中許多技巧都強調「真誠」的重要性,一個人是否真誠地表示讚美、關心或感謝,都很容易被看穿。所以要特別的小心,千萬不要為了達成目的而言不由衷。
本書封面看起來雖然簡單,並不是特別吸引目光。但是內容主題清楚,故事切題又好讀,結尾再次強調重點,幫助理解並加深印象。讀完書後,我真的有實際使用部分書中教導的方法在工作與生活中,像是跟合作對象說明改善經營事業的想法;改變和容易發怒的人的表達方式。雖然不是每次溝通都百分百順利,不過的確有所改善。很推薦本書,覺得可以收藏,作為提醒自己的工具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