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參加活動,還有聽朋友聊心事,他們都提到跟各自的老母動不動就擦槍走火的相處,身為過來人真的超有感,善哉善哉~
當時開這個部落格有一部分是想抒發心情,寫寫文字倒倒心靈垃圾。不過後來某個契機,發現一切就像是電腦中毒,重複的狀況無限循環。因為老母長期照顧失智重度的外婆,身心壓力跟疲憊引發憂鬱症,所以會讓家人相處起來跟不定時炸彈一樣,一點小事都能觸動她的憤怒。不過當她有自我病識感,開始接受自療,才起了好轉的開頭。真正情緒變得平穩是等外婆過世後幾年,過程時間真的很長,不過現在回顧就是雲淡風輕。
很多父母,除了工作,還要照顧年邁的父母還有永遠擔心不完的小孩。久而久之擔心變成習慣,如果小孩沒有照著他們的期望走就像是失控,增加焦慮感。所以就變成好像子女做什麼事情都不對,另外台灣爸媽很多都是用罵的來表達關心,不過他們都覺得自己只是在講「實在」話,所以更讓溝通打折。
這兩年開始轉變自己的心態,唯有轉變自己的心態才能真的得到改變。簡單的說就是從改變自己開始,開始包容對方跟體諒,把對方當小孩(老人跟小孩一樣腿力有限,需要去廁所的頻率一樣,所以很適合帶老人與小孩共遊)增加自己的耐心。聽他們講話,時間允許的話就算舊的故事也當第一次聽到。就這樣慢慢的摩擦頻率減少。
而我的故事的另一個契機就是,外婆過世後,老母開始會聽佛經或聽講道,算是藉由宗教理論自我開導,慢慢放下想要控制的執念。
雖然偶爾還是會小小拌嘴,不過說真的頻率大大降低。當你看到父母年紀越來越大,體力開始下降,你自然會有更多包容跟耐心。畢竟沒有什麼是永恆的,把握當下的相處才是真的。
結論,從改變自己的心態與看待對方的角度開始,選擇包容跟關愛,很奇妙,當你改變後,對方也會慢慢改變,你會看到變化的。
P.S. 現在跟父母相處我算是有點拿翹了,實際經驗分享提供參考,祝福大家都找到跟父母相處的平衡點,一起喜悅的共度親子相處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