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2月, 2021的文章

破案三人行的歐姆蛋

剛追完影集「破案三人行」,裡面其中一位主角,都會用兩顆蛋,加上一些甜椒丁做一個歐姆蛋,但做完後就把它給丟了! 看著香香的蛋做好不是被吃掉而是被丟掉,坐在電視機前面的我忍不住覺得很可惜。不過我跟我自己說「那是好萊塢噎,丟掉的一定是道具啦!」 今天一早起床,決定幫家人做早午餐,其中一道菜用了三色豆跟新鮮蕃茄丁做一個歐姆蛋。本來決定一份一份分開煎,但你知道跟家人同住的狀況就是,有時候他們會打亂你的步調。看到我的備料碗被拿去用了,突發起想拿了一個飯鍋把三人份的歐姆蛋液跟料丟進去攪拌。 旁邊爐子上一邊熱著不鏽鋼平底鍋,等鍋熱後加油,並搖晃鍋子讓油滑過整個鍋面,油熱後把飯鍋的歐姆蛋液整個倒入,看到但液與蔬菜緩緩佔領整個平底鍋,蔬菜間佈滿金黃色的蛋液,整個覺得畫面很壯觀。 就這樣轉小火慢煎並蓋上鍋蓋,試圖讓厚厚的蛋液可以慢慢熟透。(先聲明我沒有很會做菜)過了一會兒,上半部的蛋液果然沒有什麼動靜,看來需要翻面了,可是根本翻不動!而且上半部的蛋液太濕,也不可能用鍋蓋輔助翻面,而且蛋有點黏在鍋上,也不可能甩鍋,更何況以我的能力也不可能完美甩鍋。 於是想像中的歐姆蛋,變成了炒蛋。做人果然不能貪心。

無繩跳繩6日實測

這兩年隨著疫情超展開,很多國家陸續封城,在家運動的器材「 無繩跳繩 」變成一個熱門選項。不用擔心空間,又可以達到有氧增肌的效果。 網路上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的每天跳1000下連續一週的挑戰,很多人的 before after 照真的是驚人的對比,瘦子明顯看到腹肌,胖子明顯變結實。於是我也買了一組無繩跳繩,進行了6日實測。 第一天體重58.1,完成計畫後體重為57.6,減少0.5公斤。肚子看起來的確變得比較結實。上網了解這個運動,可以訓練到腹肌、腿部肌肉,這也是為什麼會在短短幾天肚子看起來更緊實的原因。 跳繩也是有氧運動,可以幫助燃脂,而且跳繩十分鐘相當於慢跑一小時,同時跳繩也能幫助提升心肺功能。如果使用的是有繩子的跳繩,還能訓練身體的協調能力,畢竟要跳過那繩子。 在家裡怕繩子揮到家具, 無繩跳繩 真的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想要保護腳,建議跳的時候最好穿上運動鞋,或是在軟墊上跳。 跟網路上大部分人的驚人變化,我的實測結果算是小菜一碟,甚至那個體重變化會被人認為是「脫水」造成的。不過運動的路上唯有堅持到底,才知道體重的增減到底是不是因為「脫水」或是「水腫」,肌肉會給你答案。

168斷食實測

女生隨著每個月的身理週期,有些人每個月都會有一兩週比較水腫,也就是體重會比較重、看起來也比平常稍有福態,但是隨著生理期結束,一般水腫也會消失,不過算一算,自己一個月有兩週是腫的,一個月不是也才四週嗎? 一個炎熱的夏天,工作比較繁忙,也常出差,那時候仗著體態還算正常,以為自己的基礎代謝率還ok,每天都喝飲料消暑,於是發現這個「水腫」消不掉了。然後就這樣維持了幾年,連朋友都忘記原本正常體態的我是長怎樣。通訊軟體上的照片,成了「照騙」唯一的功用就是提醒自己要瘦回去,不過通訊軟體的照片真的很小,有時候一忙起來還是會淡忘。 今年二月農曆年前決心在年底瘦回正常體態,從年初開始積極運動,一週基本運動量3天,狀態好的時候可以堅持五天都運動。吃年節大餐前還刻意加強訓練,想要讓後燃效應幫忙燃燒大餐的熱量。過年期間體重最重有達到61。 就這樣一早起床去運動,回來洗澡後再開始工作,假日的時候外出散步、爬山,整個行程聽起來就像是個成功人士的日常。 不過前面幾個月,體重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那時候心裡彷彿遇到撞牆期,覺得有點沮喪。不過其實那時候是肌肉量增加,很多朋友跟我說我看起來比較結實了,所以得到能量繼續下去。 就這樣每週固定揮汗,直到六月才開始感覺到變化,體重終於摸到56字頭。五月開始三級警戒,運動中心與課程暫停開放,只好在家運動可惜人就是會怠惰,運動頻率也慢慢拉長,就跟夕陽時分的影子一樣長,接下來就是一個體重高高低低的撞牆期,56多~57多,沒有變化。順帶一提,透過運動減重到十月的時候體脂率下降了3%,體態也明顯地從泡芙阿姨,變成普通阿姨。 十一月的時候開始168間歇性段時,一個月過後體重從57.1降到55.9,體重降1.2公斤。我的朋友靠飲食控制,短短一個月瘦掉了產後肥胖恢復到孕前體重,我是沒有特別問她飲食控制前後的體重變化,不過她說她懷孕的時候胖了20公斤!但我算了一下自己的168施行一個月也只降了1.2公斤,雖然說看到網路上大家經驗分享的變化以及我朋友一個月瘦回懷孕前,還是稍稍有些打擊,怎麼自己的數字那麼的親和,不過了勝於無啦。 個人168實測的經驗是,如果你三餐還是吃得一樣,那麼體重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尤其是如果吃很飽,中間還來個飲料吃個甜食,體重可能不減反增。真的有變瘦的時候是,把早餐跟午餐並成一餐,或是早餐就一杯豆漿或牛奶帶過,再正常吃午餐或晚餐。(因為跟家人共食,所以不太可...

植物生病的緊急救治手冊

疫情期間愛上用廚房的食物種子或剩料種植,曾經最成功的是青椒,看它們從種子一路長到100公分高還開花結果。可惜在住家半室內的陽台,真的很容易遇到介殼蟲、紅蜘蛛! 之前也種過許多植物,最後都因為蟲害而死掉。在網路上查了許多方式,都沒有辦法改善。 有一天發現家中的植物葉子,竟然長了「戒疤」就像卡通影片的和尚頭上有整齊排列的點點。雖然網路上有很多植栽達人可以分享經驗,但是遇到沒看過的狀況,有時候在網路上搜尋不太到相關資訊,可能是因為自己用的關鍵字有誤,不夠貼合狀況。 這時決定增加自己植物照顧的知識,學習好好照顧這些小生命。後來入手了「 植物病蟲害防治全圖鑑 」,它有清楚的照片對照,讓我這個植栽菜鳥可以輕鬆找出跟我自己植物發生的相近狀態,然後它會再進一步介紹當植物有這樣狀況時,是發生什麼事,是生病還是蟲害,以及處理的建議。可以說是本實用型的植物醫療照護手冊。 透過這本書我也學到了,修剪葉片跟通風的重要性。以前只要自己種的植物長出葉子都會捨不得幫它修剪,後來才學到如果不修剪,葉片太密集不通風,反而會增加蟲害的機會! 就跟種菜時要捨得梳苗一樣,留下強壯的小植株,拔掉過多的,並保持植株間適當的距離才能讓植物好好生長。 看似只要陽光、空氣、水就能自己好好長大的植物,其實每種植物都還有自己的「性格」,有不同的陽光、種植間距及水分的需求。「 植物病蟲害防治全圖鑑 」推薦給種植初學者,當作家中的植物醫療緊急萬用手冊~ 圖片截自:博客來 書籍資訊: 書名: 500張病症實境照!植物病蟲害防治全圖鑑:4大分類法速查,「蔬菜X果樹X花木X觀葉」從預防到根治完全解析 作者: 高橋孝文   譯者: 藍嘉楹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17/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