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21的文章

破案三人行的歐姆蛋

剛追完影集「破案三人行」,裡面其中一位主角,都會用兩顆蛋,加上一些甜椒丁做一個歐姆蛋,但做完後就把它給丟了! 看著香香的蛋做好不是被吃掉而是被丟掉,坐在電視機前面的我忍不住覺得很可惜。不過我跟我自己說「那是好萊塢噎,丟掉的一定是道具啦!」 今天一早起床,決定幫家人做早午餐,其中一道菜用了三色豆跟新鮮蕃茄丁做一個歐姆蛋。本來決定一份一份分開煎,但你知道跟家人同住的狀況就是,有時候他們會打亂你的步調。看到我的備料碗被拿去用了,突發起想拿了一個飯鍋把三人份的歐姆蛋液跟料丟進去攪拌。 旁邊爐子上一邊熱著不鏽鋼平底鍋,等鍋熱後加油,並搖晃鍋子讓油滑過整個鍋面,油熱後把飯鍋的歐姆蛋液整個倒入,看到但液與蔬菜緩緩佔領整個平底鍋,蔬菜間佈滿金黃色的蛋液,整個覺得畫面很壯觀。 就這樣轉小火慢煎並蓋上鍋蓋,試圖讓厚厚的蛋液可以慢慢熟透。(先聲明我沒有很會做菜)過了一會兒,上半部的蛋液果然沒有什麼動靜,看來需要翻面了,可是根本翻不動!而且上半部的蛋液太濕,也不可能用鍋蓋輔助翻面,而且蛋有點黏在鍋上,也不可能甩鍋,更何況以我的能力也不可能完美甩鍋。 於是想像中的歐姆蛋,變成了炒蛋。做人果然不能貪心。

無繩跳繩6日實測

這兩年隨著疫情超展開,很多國家陸續封城,在家運動的器材「 無繩跳繩 」變成一個熱門選項。不用擔心空間,又可以達到有氧增肌的效果。 網路上很多人分享了自己的每天跳1000下連續一週的挑戰,很多人的 before after 照真的是驚人的對比,瘦子明顯看到腹肌,胖子明顯變結實。於是我也買了一組無繩跳繩,進行了6日實測。 第一天體重58.1,完成計畫後體重為57.6,減少0.5公斤。肚子看起來的確變得比較結實。上網了解這個運動,可以訓練到腹肌、腿部肌肉,這也是為什麼會在短短幾天肚子看起來更緊實的原因。 跳繩也是有氧運動,可以幫助燃脂,而且跳繩十分鐘相當於慢跑一小時,同時跳繩也能幫助提升心肺功能。如果使用的是有繩子的跳繩,還能訓練身體的協調能力,畢竟要跳過那繩子。 在家裡怕繩子揮到家具, 無繩跳繩 真的是很好的選擇。如果想要保護腳,建議跳的時候最好穿上運動鞋,或是在軟墊上跳。 跟網路上大部分人的驚人變化,我的實測結果算是小菜一碟,甚至那個體重變化會被人認為是「脫水」造成的。不過運動的路上唯有堅持到底,才知道體重的增減到底是不是因為「脫水」或是「水腫」,肌肉會給你答案。

168斷食實測

女生隨著每個月的身理週期,有些人每個月都會有一兩週比較水腫,也就是體重會比較重、看起來也比平常稍有福態,但是隨著生理期結束,一般水腫也會消失,不過算一算,自己一個月有兩週是腫的,一個月不是也才四週嗎? 一個炎熱的夏天,工作比較繁忙,也常出差,那時候仗著體態還算正常,以為自己的基礎代謝率還ok,每天都喝飲料消暑,於是發現這個「水腫」消不掉了。然後就這樣維持了幾年,連朋友都忘記原本正常體態的我是長怎樣。通訊軟體上的照片,成了「照騙」唯一的功用就是提醒自己要瘦回去,不過通訊軟體的照片真的很小,有時候一忙起來還是會淡忘。 今年二月農曆年前決心在年底瘦回正常體態,從年初開始積極運動,一週基本運動量3天,狀態好的時候可以堅持五天都運動。吃年節大餐前還刻意加強訓練,想要讓後燃效應幫忙燃燒大餐的熱量。過年期間體重最重有達到61。 就這樣一早起床去運動,回來洗澡後再開始工作,假日的時候外出散步、爬山,整個行程聽起來就像是個成功人士的日常。 不過前面幾個月,體重不但沒有下降,反而上升,那時候心裡彷彿遇到撞牆期,覺得有點沮喪。不過其實那時候是肌肉量增加,很多朋友跟我說我看起來比較結實了,所以得到能量繼續下去。 就這樣每週固定揮汗,直到六月才開始感覺到變化,體重終於摸到56字頭。五月開始三級警戒,運動中心與課程暫停開放,只好在家運動可惜人就是會怠惰,運動頻率也慢慢拉長,就跟夕陽時分的影子一樣長,接下來就是一個體重高高低低的撞牆期,56多~57多,沒有變化。順帶一提,透過運動減重到十月的時候體脂率下降了3%,體態也明顯地從泡芙阿姨,變成普通阿姨。 十一月的時候開始168間歇性段時,一個月過後體重從57.1降到55.9,體重降1.2公斤。我的朋友靠飲食控制,短短一個月瘦掉了產後肥胖恢復到孕前體重,我是沒有特別問她飲食控制前後的體重變化,不過她說她懷孕的時候胖了20公斤!但我算了一下自己的168施行一個月也只降了1.2公斤,雖然說看到網路上大家經驗分享的變化以及我朋友一個月瘦回懷孕前,還是稍稍有些打擊,怎麼自己的數字那麼的親和,不過了勝於無啦。 個人168實測的經驗是,如果你三餐還是吃得一樣,那麼體重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尤其是如果吃很飽,中間還來個飲料吃個甜食,體重可能不減反增。真的有變瘦的時候是,把早餐跟午餐並成一餐,或是早餐就一杯豆漿或牛奶帶過,再正常吃午餐或晚餐。(因為跟家人共食,所以不太可...

植物生病的緊急救治手冊

疫情期間愛上用廚房的食物種子或剩料種植,曾經最成功的是青椒,看它們從種子一路長到100公分高還開花結果。可惜在住家半室內的陽台,真的很容易遇到介殼蟲、紅蜘蛛! 之前也種過許多植物,最後都因為蟲害而死掉。在網路上查了許多方式,都沒有辦法改善。 有一天發現家中的植物葉子,竟然長了「戒疤」就像卡通影片的和尚頭上有整齊排列的點點。雖然網路上有很多植栽達人可以分享經驗,但是遇到沒看過的狀況,有時候在網路上搜尋不太到相關資訊,可能是因為自己用的關鍵字有誤,不夠貼合狀況。 這時決定增加自己植物照顧的知識,學習好好照顧這些小生命。後來入手了「 植物病蟲害防治全圖鑑 」,它有清楚的照片對照,讓我這個植栽菜鳥可以輕鬆找出跟我自己植物發生的相近狀態,然後它會再進一步介紹當植物有這樣狀況時,是發生什麼事,是生病還是蟲害,以及處理的建議。可以說是本實用型的植物醫療照護手冊。 透過這本書我也學到了,修剪葉片跟通風的重要性。以前只要自己種的植物長出葉子都會捨不得幫它修剪,後來才學到如果不修剪,葉片太密集不通風,反而會增加蟲害的機會! 就跟種菜時要捨得梳苗一樣,留下強壯的小植株,拔掉過多的,並保持植株間適當的距離才能讓植物好好生長。 看似只要陽光、空氣、水就能自己好好長大的植物,其實每種植物都還有自己的「性格」,有不同的陽光、種植間距及水分的需求。「 植物病蟲害防治全圖鑑 」推薦給種植初學者,當作家中的植物醫療緊急萬用手冊~ 圖片截自:博客來 書籍資訊: 書名: 500張病症實境照!植物病蟲害防治全圖鑑:4大分類法速查,「蔬菜X果樹X花木X觀葉」從預防到根治完全解析 作者: 高橋孝文   譯者: 藍嘉楹 出版社:台灣廣廈   出版日期:2017/05/05

永遠不會熟的 啞巴釋迦

  九月,釋迦收成的季節,在太陽很多很多的台灣東部,大目釋迦跟鳳梨釋迦開始一顆顆的裝箱販售。這次買了一箱吸收了台東土地養分跟太陽日月精華的大目釋迦。 到貨那天,看著被農民精挑細選,保護好、排列整齊的釋迦(感謝辛苦的農民、農會工作人員跟貨運人員),真的會因為這箱水果開啟美好的一天!接著老母從後面出現說,小心「啞巴釋迦」。 什麼「啞巴釋迦」?釋迦又不會說話?原來「啞巴釋迦」是指放了老半天都不熟成的果實。釋迦價格比一般水果貴,要是買到了這樣的果實真的會槌心肝。所以買釋迦一定要做點功課,讓果實熟成,不能果實還沒熟就丟進冰箱,讓它變成「啞巴」。 剛買回來,皮壓下去硬硬的表示還沒熟成,我們要下點功夫讓它能在日後好好歡唱! 果實熟成的方式: 方法1. 報紙包起來放到米桶。 方法2. 報紙包起來放到會發熱的電器周圍。 方法3. 跟香蕉、蘋果放一起。 約一兩日後,去輕壓果皮,如果軟了就代表熟了,可以放進冰箱冷藏。若是怕吃不完,或是想要品嚐冰淇淋般的風味,可以把果實去皮,放到保鮮袋丟到冷凍庫,這個方法也可以拉長釋迦的保存期限(約1個月)。 迫不及待要吃釋迦了!孩子們你們要好好熟成呀!

塩田千春展 強烈的視覺震撼!

北美館降級後首次開放參觀,線上預約場場爆滿,好險順利約到場次,看到了「塩田千春 顫動的靈魂」展,一開始在看介紹圖片的時候,就知道一定會有一場震撼的視覺感受,實際去一趟,不得不說,真的很震撼! 塩田的創作,很多在探討生命,不論是生命的意義,記憶或是個人的創傷,透過藝術創作來說話,表達自己的看法跟情感。 擅長裝置藝術的塩田,使用紗線編織,做出立體空間感,就像巨大的蜘蛛吐絲佈滿了整個空間。紗線可以象徵生命的各種連結,尤其紅色的線在亞洲更被賦予意義,有時被拿來象徵一個人的生命線。往展場的走廊就先看到許多線條吊掛的船,好像先來個展覽的大破題,「人生的旅途該往哪個方向?應該追求什麼?」 走進展間,慢慢看著作者的學習與創作歷程,第一個小展間就看到塩田把自己融入畫作中,用紅色的顏料潑到自己身上的幾幅輸出相片,看到介紹中訴說他的發想經過,配合這幾張鮮紅,頭、臉、大型布幔沾滿顏料的畫面,可以說是第一個強烈的視覺震撼,入口前的白色船隻相較反而像是柔和的大哉問。 接著看到她的行動藝術影片,其實也是非常的強烈,用行動探討生命的結束、起源與連結,以及離開日本到德國學習與發展,生為異鄉人在異地思念故鄉,但回到故鄉又覺得有一種隔離的感受。 下面這張照片,親臨現場真的會有一種視覺震撼,鮮紅的線綿密交織連結地面的船隻、旁邊的牆與上方的天花板,就像進入紅色的盤絲洞,地上及牆面可以看到紅色紗線的影子。你可以在這個空間不斷地在心中發出驚嘆,拍照紀錄之於,更想單純地在裡面體會這個內心的震盪。但怕擋到別人拍照,體驗完還是繼續往下個展間走去。 鹽田的幾個作品,不得不讓人想到二次世界大戰的大屠殺。紗線與許多二手鞋子連結,或是下面這張照片看到的許多吊掛著的行李箱。在其他藝術創作或是紀錄影片中曾經看過二戰當時的紀錄影像,成堆的鞋子、行李箱、眼鏡。 吊掛的行李箱,會動,站在下面,也有點像進入了哈利波特的魔法世界。 許多二手物品,不論是鞋子、行李箱,或是下面照片看到的窗戶,雖然已經離開原本的主人,但彷彿還是可以看到前人留下來的記憶。下面照片的窗戶,是當時東德廢棄的房子拆下來的。當時柏林圍牆倒下,許多東德人走出東柏林,開啟新生活,許多廢棄的房子與房內的物件,彷彿還能感受到前人的生活軌跡,殘留的印記。於是開啟了作者對在內或在外的探討,進行了這個創作。 塩田的創作,不單單只是在展間,更延伸到舞台劇。原本就震撼力十足的創作,配合舞...

不囉唆的股市短線操作工具書

當沖降稅正式上路,台股散戶大增。很多人都開始投入股市,學習股市操作也成了熱門。市面上有許多股市相關書籍,有些排版字太密太小,看了眼睛很痠,讀不下去;有些作者會用一些篇幅誇獎自己或是說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找到自己喜歡的風格的書也很重要。 這次找到了一本不囉唆,開門見山的說重點,仔細說明如何看各種技術線圖,幫助判斷走勢的方式。跟日式風格的書籍很像,字不會太小,排版邏輯清晰,並搭配圖表說明,讓讀者輕易理解。 「20年平穩獲利!閃過所有股災!股市操盤手的 SOP」 ,從一開始就整理了清楚的看盤、選股、分析走勢及決定買賣點的判斷SOP,接著再進入各大基本技術工具的使用介紹,最後再加碼K線判斷教學,濃縮各種 K 線組合的可能走勢,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 常常看線圖以為進場時間到了,想不到是「騙」線,買到之後股票一路下滑,雖然是看起來與走勢向上的技術線圖相似,有時候卻一路往南。書中分享透過不同的技術工具,交互對照幫助判斷走勢,盡量避開損失。雖然等各種技術線圖指向都到位可能會少賺,但是能夠盡量避開虧損,少賠才是多賺! 出場時間跟進場時間一樣重要!之前常常賣在起漲點,股票賣出後,看著價格一路往北,這時候只能安慰自己,起碼有賺到一點。原來搭配各種技術指標工具,也能幫忙判斷是否是剛開始要漲還是準備要下滑了。一樣,雖然不能精準預測未來(股市也可能會因為其他事件受影響),但可以幫助我們判斷買賣點,讓賣在起漲點達人可以再多賺一點點。 書本教的內容有 K線、KD線、MACD、RSI等,作者也分享了股市崩盤的跡象與處理。推薦給股市新手,實用的工具書! 目前股市工具書類型的叢書,從基礎學習的推薦書單: 「20年平穩獲利!閃過所有股災!股市操盤手的 SOP」 K線聖經 不要輕易相信投資社團或群組,靠自己最實在!

全球疫情時代 關於吃的更重要

 Covid-19 疫情在全球延燒也默默過了一年半,在世界輪流封城或是緊戒期間,許多人開始在家精進自己的廚藝,看到社群上大家一直在發自己做的美食照,周邊突然出了許多特級廚師 小~當~家~ 隨著疫情新聞日日更新,前陣子比較緊張的時候,家人會去看印度神童阿南得的預言,神童建議大家從傳統的醫療智慧保健身體。 想起之前印度的朋友一家確診的時候,也是用了印度阿育吠陀草藥輔助恢復健康。我們台灣人除了有傳統中醫,其實也有很多關於飲食保健上的智慧,從小就接觸農民曆的食物相生相剋表,算是飲食智慧的啟蒙(? 不過說正經的,我們的生活上的確融合了中醫與飲食保健,長輩都會說剛感冒的時候喝個薑茶,身上有傷口不要吃鴨肉鵝肉,大姨媽走後要喝個四物,配合身體狀況與節氣還有相關的食補。 所謂食藥同源,讓人想更進一步的了解我們的日常飲食食材對健康的幫助,於是在博客來找到了這本書, 「365日日食材&藥膳事典」 。其實這類的相關書籍很多,但是這本書圖案跟排版看起來舒服(對我來說,書的排版很重要,關乎是否能看得下去),內容包含了我們日常在菜市場就可以輕易買到的常用食材,用中醫的觀點分類介紹他們的性質,還附上了食譜。 我自己買的書,拍一頁給大家看我在說什麼 什麼食材可以補血,什麼食材孕婦不要多吃,或是體寒水腫、口乾舌燥等各種常見身體狀況,可以吃什麼食材得到幫助。 書中有300道料理,對於自己在家開伙的人來說,可以當作做菜的靈感,對做菜新手來說更是一大幫助,因為做法都很簡單。當然就算習慣買外食,也可以作為餐飲選擇的參考,當自己身體有些狀況的時候,可以挑選適合的食物,可以在黃金24小時內給身體提供需要的養分。 想不到餐桌上的家常菜,才是默默守護日常健康的重要角色。

紅蜘蛛 辣椒噴霧除蟲記

家裡從蔬菜種子種起來的青椒,看它日漸茁壯長到快一百公分,不只開了花,還結了小果實。每天回到家,搖曳的葉子們就像在跟我招手,可愛極了。當果實長到跟一顆彈珠一樣大的時候,被紅蜘蛛入侵。看著葉子日漸發黃凋零,果實變黑乾癟上面還爬滿紅蜘蛛真叫人心痛! 網路上查了防治方法之一,辣椒噴霧,在生活百貨剛好看到就買了。回家立刻噴灑全株,葉子正面背面都噴。想不到隔天,紅蜘蛛不但沒有減少還精神百倍活跳跳的,看到好幾隻在葉子上散步。而且他們也老神在在的在枝葉間結了更多的網,一副沒在怕的樣子。 隔天,我用了另一個方式,肥皂水加水洗,噴灑葉子與枝條,把紅蜘蛛洗掉。隔日,葉子枯黃凋零,散落盆邊一地。那時候看到畫面還滿震撼的,不知道是不是肥皂水太濃了? 好險生命的力量是很強大的,雖然我的青椒葉子掉的差不多,但是還是長了幾片新的小葉子。只要我的青椒還努力生長,我就努力守護到最後一刻。 那紅蜘蛛連小嫩葉都不放過,看到「小鮮肉」就開心地佔據葉面葉背,就像找到完美的露營大平台在上面紮營。 這次再試一次辣椒噴霧,一週噴灑兩次。實驗結果,他們果然不怕辣! 每次噴灑辣椒噴霧的時候,自己被嗆的又咳嗽又打噴嚏的,但紅蜘蛛根本就不怕紅辣椒。感覺就像是拿防狼噴霧噴色狼,結果自己站在下風處,色狼沒感覺,自己卻被辣到。 接下來打算勤洗植株,用肥皂水跟清水早晚洗,看看能不能救回我的青椒。

在生死交關前 平常的愛恨情仇小煩惱都是小事

新冠肺炎在全球四溢,近期印度災情更是嚴重。我的好友住在印度的小城市,在台灣看起來就是一鄉下小鎮,離大城市很遠。現在災情嚴重到,連偏鄉小鎮都失守。 朋友跟我說,他們全家都出現新冠肺炎症狀,但是到處都很擁擠,醫院也爆滿,所以他們就選擇待在家,請家庭醫生來協助,當醫生來到他們家的時候,也累到幾乎癱倒。不只他們家,鄰居與小鎮的居民很多都有新冠肺炎的症狀。甚至在更鄉下,他住在鄉間的親戚也因為新冠肺炎而過世。聽他的描述,感覺到疫情相當的嚴重。 每當看著國際新聞的時候,總會覺得事情離自己還有點距離,但是當好朋友親身體驗並轉述,那種感覺真的讓人感到沈重。什麼忙也幫不上,只能為對方祈福。西班牙大流感,滿城瘟疫死亡氛圍的場景,就活生生的正在上演。 當天我弟也去參加了沈重的聚會。一位幾年沒見面的朋友約大家吃飯,原來他的癌症擴散嚴重不久於世,想跟朋友們聚聚。穿戴上自己最漂亮的衣服首飾一派輕鬆的與大家聚餐。好友們個個盡量保持平常心,想為對方留下美好的回憶。如果是電影劇情,這段一定讓人大爆哭,但是卻是寫實的人生,只能含著眼淚強顏歡笑,為對方留下最後的溫柔與體貼。 晚上老母分享某位親戚的婚事沒有成的事,當然我們會為那位親戚感到同情與遺憾,理解他失戀的痛苦與難過。但是與同一天發生的另外兩個故事相比,真的覺得小巫見大巫了。 財富、權利、地位、愛情,一般人每天都在追求的東西,在生命面前,真的什麼也不是。 把握每個與親友相處的當下,享受現在讓其他隨緣,當無常來時沒有遺憾。

口罩奇葩太郎

過了一年多的口罩新生活,相信大家都看多很多戴口罩的奇葩,像是戴著口罩保護下巴之類的。 之前我姊在路上遇到另一種奇葩,有一位阿伯突然把口罩拉下來,在他旁邊打了一個大噴嚏,風速有如中颱,結果我姊就感冒了。當時她回家立刻換衣服洗臉,但是還是擋不住病毒的威力,說:「怎麼會有人戴著口罩,打噴嚏咳嗽還把口罩拉下來啊?!」 這真的是個好問題,結果我自己在路上也看到一些如出一徹的口罩奇葩太郎,其中一位是我家老爸。 話說在一個風和日麗,氣溫舒爽的夜晚,我們父女倆一起去倒垃圾,我看著老爸突然拉下口罩,對著前方45度角的地板來個大噴嚏。總覺得眼前畫面哪裡怪怪的,後來想起,這不就是口罩奇葩太郎會做的事嗎! 我問老爸:「剛剛幹嘛打噴嚏要把口罩拉下來,這樣飛沫可能會噴到別人噎?」 老爸說:「因為不把口罩拉下來,會吸到噴出來的(手在那邊畫圈,形容「自己的口水飛沫」) 我說:「但那就是你自己的口水呀,如果你感冒,旁邊的人不就慘了。」 雖然我會對我爸柔性勸導,但是不知道其他奇葩太郎的家屬親友會不會做一樣的家庭教育。 原來他們戴口罩是想要保護自己不被別人的飛沫噴到臉,沒有要保護別人的意思。 P.S 在口罩新生活裡,如果在挑對象或測試員工品性的人,或許可以偷偷觀察他們進去一些室內店家有沒有戴口罩,當作一個小參考

被霸王硬上弓

「誒!我是阿姨唷!」還以為沒事了,結果又來,硬要掀我的衣服。 難得連假,我姊帶著小孩回家住,她和還沒斷奶的2歲女兒跟我睡一起。半夜我姊緩緩地把黏在她身上的小孩放到床上,說:「媽媽去廁所唷。」 媽媽的放空人生,等待胸部被解放得到自由的一天 想不到她前腳才一走,小孩發覺旁邊沒人開始咿咿啊啊要哭要哭的。我爬上床拍拍她,結果她坐起來掀我的衣服說:「奶奶」 我立刻把衣服拉下來說:「誒!我是阿姨唷!」 結果她又奶音說:「奶奶嘛!」順勢掀我的衣服,我把衣服拉下來說:「我是阿姨,沒有奶水!」 就這樣來來回回三次後,她停下來還以為她清醒了,想不到她的停頓是在集氣(龜派氣功),突然來一波超大力的掀我的衣服......。討不到奶喝的人順勢哭倒說:「我要奶奶嘛~~啊~~~」 好險她媽回來房間了,小孩一聽到媽媽的聲音,瞬間茫了,一臉「發生了什麼事,怎麼會有兩個媽媽」的表情。 我長那麼大,第一次被霸王硬上弓,好險對方是幼兒敵不過我強健的臂彎。

走火入魔是真的!

以前看武俠劇都會有一種橋段,就是大俠拜訪某武門,該武門的徒弟說「師傅閉門修煉,不便見客。」然後師傅往往就莫名其妙被打擾,走火入魔(電視畫面中的師父瞬間背後乾冰大起,逆風把頭髮由下往上吹得高高的,整個是反向的碧昂絲MV飛髮)內力引爆大發狂。 前台大校長 李嗣涔博士,用科學研究方法,來研究氣功,設計各種實驗,搜集資料、分析、驗證,一解氣功對人體帶來好處以及為什麼氣功能做到像武俠小說出神入化的原因。實驗過程中,也邀請到各門派的師父來協助實驗,收集施行氣功前後的腦波及身體變化。「 科學氣功 」這本書是博士實驗驗證過程與結果的分享,並整理出一套人人可做的居家訓練操,透過氣脈的通暢,讓人體氣血循環,達到保持健康的功效。 各門課派的大師來參與研究,感覺就像武俠小說的場景。書中分享裡面有幾位師傅的練功方式很特別,幾年後「走火入魔」傷了頭腦。書中還特別用科學的方式解釋什麼是「走火入魔」(節錄自書中P251): 「走火」就是自主神經失調,會有緊張、失禁等症狀。 「入魔」就是大腦受損,會有健忘、精神病、雙重人格等症狀。 由於氣功練到高段,可以透過意念控制大腦及神經系統等身理運作,所以走火入魔也就傷及大腦跟神經系統。 之前笑傲江湖的⟪葵花寶典⟫寫到「欲練神功,揮刀自宮,煉丹服藥,內外齊通。」,東方不敗、岳不群都只看了前半句話,為此「自宮」砍了「下頭」,不但砍了下頭還走火入魔,感覺真是偷雞不著蝕把米,得不償失呀。 經博士的解釋後,也覺得武俠小說寫的走火入魔的狀態很真實,不是瘋瘋癲癲的就是有雙重人格,大師的作品果然是經典,融合了武術、經絡、傳統醫學等知識真是博大精深呀! 李嗣涔博士,自己練習科學氣功已經超過20年,除了一次刻意刺激身體讓身體生病外,其他從來沒有生病過。「 科學氣功 」這本書除了詳細的教學說明,還附上DVD,用影片說明及示範如何做每日的「 科學氣功 」操,幫助活化大腦,暢通氣脈,看過影片真的很簡單,很適合當剛起床或睡前的溫和小活動。但建議,「欲練此功,必先淨空(房間)」在一個安靜不被打擾的場所比較好。 p.s 其實武俠小說的部分,小時候不喜歡看很多字,所以都是看電視劇,如果有記不清楚劇情的地方,請見諒~

大人的修煉場 小孩與書局

當小孩踏進書局的那一刻,就是物質慾望燃燒的開始,尤其是帶超過一個小孩的時候,燃起的不只是慾望,還有比較心。 身為一個大人,要藉機幫小孩上的課可多了,除了理財觀念、不可以有過多的物質慾望以及不要跟別人比較的心,當然最重要的事還有守住自己的錢包。 如果是手頭很寬裕的時候,也要記得不能讓自己隨便買東西給小孩,否則小孩不懂得惜福與感恩,買回來的玩具玩個一下就變成真正的「角落小夥伴」,被棄之在一處遭灰塵。 如果是手頭不寬裕的時候,也要記得藉機教育小孩,花錢要有規劃,雖然有時候可以犒賞自己,但是不能常常這麼做,要學會判斷什麼是必要的什麼是想要的。 如果家族裡面有小孩,自己進書局的時候,也要注意,很容易有「這個東西適合買給小孩玩」的想法。最好設定有特殊日子的時候才送禮,避免玩具堆積如山根本玩不完。 雖然這麼說,但今天在書局,看到小孩期盼的眼神,還是借「兒童節」的名義買了禮物給孩子們了。 修煉之一,小孩閃亮亮的眼睛。 另一個重要的修煉主題,「宇宙平衡」,要讓每個小孩都有所獲,讓他們滿心歡喜又不彼此妒忌。 最好先跟小孩溝通今天上書局的採買目的,或是只是逛逛沒有要消費,接下來就是守住自己的心不被可愛閃亮亮的雙眼給融化。如果覺得自己辦不到,解決辦法是,不要跟小孩一起去書局,不然就是多帶點錢。 小孩與書局,成人修煉大智慧的地方。 p.s 我只是個阿姨

歧視是一種人權問題

最近國際新聞風風雨雨,從種族滅絕到亞洲仇恨等。起因都來自無法接受不同,不論是文化、膚色、宗教信仰等等價值觀的對立。 就算是在自由世界,各種霸凌、攻擊,即便是一個小小的團體裡面也可能有排擠事件,家庭裡面也有可能因為某位成員比較特別而被冷攻擊,甚至連性別這件事世界各地都還在努力追求平等對待。 人權,依照聯合國的定義「人權是所有人與生俱有的權利,不分種族、性別、族裔、語言、宗教或任何其他身份地位。人權包括生命和自由的權利,意見和言論自由的權利,人人有權不受歧視的享受這些權利。」 從上面的定義來看,世界上似乎沒有一個地方真正的達到這個標準。但是好的事情是,大部分的國家持續努力往這個目標前進。可惜這個終極目標要真正根植到每個人的心中,似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先撇開中國這樣極端的國家環境不談,就以自由世界大國美國來說,最近的亞洲仇恨事件頻傳。在美國的歷史裡,有色人種爭取平權就花了好長的時間走到現在,最近因為一些事件刺激了極端份子,各地發生針對亞洲人的仇恨攻擊事件。從這邊可以看到,看似相安無事的「沙拉盤」事實上並沒有想像中的平靜,亞洲人安分守己、大事化小小事化無的文化,讓多元族群社會看似平靜。但在這次事件中,才讓人驚覺,亞洲人在美國社會中的弱勢,以及壓抑已久的社會議題。 當然大國的人口多,雖然大部分的人都是保有理智善良的人,只有少數激進份子,卻也造成嚴重的後果。自由世界的小國也一樣有各種程度的歧視的問題,人人生而平等的人權思想,光從法規上強制定義效果仍然有限,雖然有一定的必要性。 從儒家教育來說,如果可以真的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對每個人平等看待,互相尊重,善待彼此,照顧老人及幼孩,不論是不是自己的家人;對於不希望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就千萬不要施加在別人身上。如果能做到這樣就很接近我們追求的「人權」了。 在這方面從教育哲學思想或是宗教來推廣,或許更能打入人心。透過每個宗教勸導的「愛」、「互助」、「向善」。如果真的能夠實踐到身活,把每個人都單純的當作人看,就不會用對立的心去看待不同膚色、宗教、性向、地位等不同,而能夠真正的包容跟愛。 現在世界大亂,不論是國際政治,各國國內的社會事件,起因都有個共通點,「違背人權」。 那我們這樣小國小民的老百姓可以幹嘛呢?或許從自身開始練習好好地落實人權,不只追求自己的,也追求別人的。這件事不容易,...

減肥不吃澱粉 可能會變笨蛋!?

去年我家老爸被診斷出糖尿病前期,加上我自己今年發起的減肥計劃,低GI飲食似乎成了一個好的飲食選項。自從健身風氣興盛,到處都可以看到各式低GI書籍、食譜,網路上也可以輕鬆地找到相關資訊。 早期身體健康事業還不是那麼興盛的時候,想到減肥的飲食計劃,很多人都會直接聯想「不要吃澱粉、不碰油脂」。這次借了一本書「 低GI飲食全書 」,裡面寫了一段內容真的是讓人嚇一跳,節錄自 P27 頁內容「大腦跟神經細胞幾乎依靠葡萄糖作為能量來源,如果過度限制澱粉的攝取,將會造成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衰退,甚至還可能引起銅酸中毒。」其中書中還提到,不吃糖跟澱粉的減肥法,對身體的引響,如果身體攝取的澱粉不足,可能會造成腦力不足、體力缺乏等狀況。之前也有讀過,油脂是人體需要的能量之一,關係到身體荷爾蒙的分泌。 老天,不正確的飲食方式,對身體帶來的負面影響竟然那麼大,為了減肥直接斷澱粉、斷油,經過一段時間可能會讓荷爾蒙失調、易倦怠外加變笨蛋的可能! 之前讀了幾本低GI的食譜,由於是外國人寫的,很多食物看起來很可口,像是咖啡廳、餐廳等級的食物,但有時候食材卻不是那麼好取得,或是烹調方式需要烤箱之類的(家裡沒有烤箱)。這次借了這本書「 低GI飲食全書 」由分子與細胞生物學專家 吳益群教授撰寫,看完後覺得低GI其實很好執行,一般家常菜或外食都可以辦到,只要慎選食物、食材、烹調方式跟份量就好。 之前我老爸被診斷出糖尿病前期的時候,家裡可是興起了一場風波,因為兩老不知道怎麼選擇食物讓老母焦慮爆發。這本書有附一本小手冊,讓大家輕鬆瞭解哪些食物是安全的可食的。書一借回來老母立刻命令「筆記」! P.S 義大利麵竟然是低 GI,Amazing~

梵谷究竟是自殺還是他殺?

梵谷在37歲時自殺,自殺當天並沒有死亡,帶著傷走回旅館幾日後才嘆下最後一口氣。 老郵差托兒子親送梵谷先生最後的一封信,原本不想接下任務的郵差之子,卻開始好奇梵谷真正的死因,開啟了調查。 「梵谷星夜之謎」一部精彩的懸疑片,透過郵差的兒子抽絲剝繭,讓人跟對梵谷的死因起疑。故事張力十足、節奏緊湊。電影畫面由梵谷的畫作串起,由115位畫家模擬梵谷的畫風畫出6萬5千幅油畫而成,看完電影後不但對梵谷這位畫家更加著迷,也會對梵谷的重要鉅作印象深刻。 之前在梵谷展,看到梵谷寫給弟弟西奧的信,內容散發出在病痛窮困交加的狀態下,對於藝術創作仍然充滿熱情,那溫度就像他筆下帶著橘黃色調的向日葵給人溫暖的感覺。 隨著電影郵差的兒子一一訪查和梵谷交集的人,聽到不同人敘述梵谷事,看到梵谷對於工作認真的一面。故事呈現出一個對生命與藝術充滿熱情的人,怎麼會輕易走向自殺的結局,讓人跟著電影心生疑問。 「梵谷星夜之謎」影片不但吸引藝術愛好者,本身的故事張力與精細的畫面編排也入圍了90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不過當年是由「可可夜總會」拿下獎項。 想要給兒童或親少年觀看作為間接藝術賞析的家長,這邊要提醒,本片不太合適,因為裡面有出現成人畫面,同時在講述「割耳事件」的時候,畫面表現都非常的寫實(雖然出現時間不長)但千萬要注意! 「梵谷星夜之謎」 推薦給梵谷的粉絲、喜歡藝術及懸疑片的人。

你到底是「性別友善廁所」 還是「尷尬製造機」?

昨天用餐完,離開餐廳前想用一下洗手間,於是往餐廳旁的洗手間去,看到洗手間的標示不再是女廁,而是紅色,上面畫了一個男生跟一個女生,下面寫著「性別友善廁所」。再往裡面看,有兩個阿公正慌慌張張的洗手,其中一位催促對方趕快出來,接著又看到一個媽媽帶著兩個小朋友,要他們趕快洗完手出去,每個人的表情都很尷尬。 由於一般女廁可能在建築物的另一頭,為了方便,還是進去使用。洗完手出來後,看到一位男士正要進來廁所,但看到我一度微微轉身,好像有點遲疑要不要晚點再來,我們兩都一臉尷尬,避開彼此的眼神。 性別友善廁所立意良善,跟上現在各種族群的需求而設置。其實之前在國外旅行的經驗,他們公園的洗手間也有那種隔的一間一間男生女生都可以進去使用的廁所。只是他們獨立一間有堅實可上鎖的門,上鎖後外面會亮使用燈號,隔間是厚實的牆,基本上聽不太到隔壁的聲音,內部空間也比較寬廣,裡面就有鏡子、洗手臺、洗手乳、烘手機,可以說是廁所界的豪華套房。每個使用者進去都可以完成全程如廁作業,出來後誰也不覺得尷尬。 但昨天初體驗的「性別友善廁所」,是用女廁改的唯一改變的地方看起來只有門口的標示牌。廁所空間本來就已經算窄小,加上小小的隔間使用一般公廁的隔間材質,隔壁如果是不同性別人士在使用,難免覺得怪怪的。而且洗手台跟鏡子在外面,如果想整理一下儀容,被異性看到,也滿尷尬。雖然在國家級的場所建立了「性別友善廁所」但整體的規劃可以再更友善一點,總不能逼大家一下子就改變腦袋的想法,完全包容隔著薄薄門板由不同性別演奏的「聽雨軒」交響曲,又完全不聯想對方是怎麼演奏的。 Image by Ji-Sun Yoo from Pixabay   想像幾個在公廁內可能會發生的偶發事件,發生在這樣圖方便直接改女廁門牌而生的「性別友善廁所」裡,例如褲子拉鍊忘記拉被使用洗手間的異性看到;女生如廁後裙子不小心夾在內褲裡被使用洗手間的異性看到;或是一對剛開始戀情的情侶去用餐,其中一位想去廁所處理卡在牙縫的菜渣,偏偏在公用洗手台被情人看到自己大肆剃牙的樣子,想必也是一陣尷尬。 雖然上面舉的例子都只是偶爾才會發生的事,但使用者的使用習慣、異性共同使用廁所會在意的事,也應該是設計者要列入考慮,設計出真正的對各種族群、性別友善廁所,才是真正「性別友善的廁所」,而不是尷尬製造機。 p.s 我猜有些人看到這篇文章會想,一些小餐廳的廁所還不是這樣。我...

我與老母的雞歪事-- 要出門的時候才發現衣櫃沒衣服 女人心中的痛!

老母突然接獲通知,幾天後要出一趟遠門,急性子的老母開始準備行李,配衣服,想不到「女人心中的痛」出現了!衣櫃裡找不到衣服! 電影:獨領風騷 圖片截自網路 宅女老母,大部分時間都在家,在這個日夜溫差大,氣候多變的日子,一下找不到適合場合的衣服,於是就開始了好萊塢電影常出現的橋段「房間的時裝秀」,把每件衣服都套一遍,在鏡子前晃來晃去詢問別人的意見。 一件套一件,就是沒有我要的那件~老母甚至還借了老爸跟我的衣服穿,當老母穿上我的衣服,那個手臂崩在袖子裡簡直跟超級英雄一樣。 超人 圖片截自網路 老母說:「唉呀!過年胖了胖了!」然後花了一番力氣從衣服裡逃脫出來。(看著老母兩眼發直,努力從衣服裡掙脫,畫面滿好笑) 接著老母挑好行李袋跟包包,把兩個都背在身上,轉身問我「這樣可以嗎?」我看著老母心中浮出一個電影畫面,「螢火蟲之墓」哥哥背著大包小包的樣子,就差背後沒有再多背一個小孩。 電影:螢火蟲之墓 圖片截自網路 但想說是緊急要出個遠門也不是去度假,方便實用就好,不需要搞得跟去參加婚禮一樣講究。所以就跟她說:「可以啦~可以啦~」 終於衣服包包的事情告一段落,老母開始擔心「頭髮的事」,她在頭頂夾了一個小夾子,問我看起來如何。 我說:「看起來就像聖代上面有一顆櫻桃。」 圖片截自網路 後來她把髮夾往下一點問我看起來如何? 我:「看起來像忘記拿下來。」 (誒?) 電影:92家有囍事 圖片截自網路 衣櫃裡的衣服,真的是要時時檢視一下,把不合適的拿去捐、二手拍賣或回收,免得需要的時候才發現沒有一件可以穿的。 有一次我也發生了找不到合適的衣服的事件,我弟從我房門口飄過去說:「因為你想要的那件在服飾店。」 White Chicks GIF from Shopping GIFs

投資小白牛年入股市 不能不知的 K線基礎理論

剛開始接觸股市,不想聽信明牌被騙,變成被倒貨的冤大頭,乖乖從零學起,增加自己的知識最安全。 用不到300塊 上一堂股市初級基礎課 K線聖經這本書,先介紹了K線的典故,並配合圖片舉例清楚地介紹了利用K線判斷未來可能的走勢的方式。這一部份可以說是 利用K棒的變化來判斷走勢的 「酒田」戰法的精華集。(之前偶然知道酒田戰法,到圖書館借書,還要排隊輪看呢!可見它還是一個被大家重視的輔助判斷工具) 整本看完後,後面還會出練習題,讓你小小測試自己是不是有學會書中教的內容。 雖然K線是用每天的開盤與收盤價結果畫出來的線段,但是利用K線作為判斷股市變動的工具已經行之有年,且世界都在使用。剛接觸股市的人,最好還是能有基本的了解。 #黃金交叉 與 #葛蘭碧八大法則 常常聽到人說「黃金交叉」、「死亡交叉」,怎樣才是好的黃金交叉,什麼又是「偽黃金交叉」。當電視節目、親朋好友提供資訊後,我們可以自己再檢視走勢圖及各種資訊,一方面可以當學習加強記憶,一方面也檢視這些訊息是否可信。 配合葛蘭碧八大法則,觀察波段表現,看走勢是否向上,或是已經開始往下走。簡單判斷個股或大盤的走勢,是否適合進場,或是應該出場。 我在學生時代有修過股市投資課,有一次在書店看到這本書,發現內容跟那時上的課教的東西一模一樣! 日本人寫的書好的地方就是,沒有多餘的廢話(某些書的作者會稍微花點字數誇獎自己棒棒),圖片表單清晰、淺顯易懂,可以說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加上這本書的排版乾淨清楚,讀起來很順暢(有些出版社的書排版太密或字太小,真的會讀不下去)。 雖然會影響股市走勢的因素有很多,但這個最基礎的K線理論與葛蘭碧法則,我想是每個接觸股市的人,都應該有的基本財經知識。 p.s我也還在學習中,這邊存粹將自己讀過的書做紀錄分享。 書籍相關資訊: K線聖經 作者: 岩本秀雄   譯者: 易起宇 出版社:大是文化

我只是個阿姨

從小大家都說我跟我姊長得很像。自從我姊生完小孩開始,我碰到鄰居的時候,他們常常以為見到奇蹟,看到身材神速恢復的我姊;或是問我「回娘家玩呀?」、「小寶貝有沒有回來?」......,哈囉~老寶貝我一輩子都住在家,每天都在這邊玩哪! 後來小孩漸漸長大,開始有帶他們出去玩的機會,常常被誤會是媽媽,但我都會說「喔~我是他阿姨,哈哈哈」、「他們媽媽在那邊...」,但隨著次數越來越多,也開始懶惰解釋。某次從餐廳出來,服務生親切的問候「媽媽有吃飽嗎?」我只淡淡的說「有的,謝謝」然後飄走。 偽媽媽人生隨著我姊的育兒生活開始,也跟著開始了。 一個是「媽媽餵」,一個是「偽媽媽」。 今天跟家人走春,去動物園,一個記者禮貌的跟我姊詢問:「您好,請問等下可以訪問妳嗎?我們大概就說一下天氣好,收假前帶小孩出來玩就好。」 我姊也禮貌地答應,我還問記者「那我們旁邊的人只要繼續欣賞動物就好嗎?」他說:「對。」 結果被訪問的人變成我,我心想「剛剛喬好的不是我姊嗎!?」但後來還是禮貌地演了一下。 偽媽媽無極限,登上親子訪談。只能說,我要好好減肥!  

小資本起家 做波段養活一家! 平民股神蘇松泙3 不蝕本投資 至高境界

想要擺脫股市反指標,不再一買就大跌,一賣就大漲。現在就是做功課、學習的好時機。 看了一些股市投資叢書,蘇松泙算是裡面比較不一樣的達人。他的操作不是看各種指標,而是找出強勢股與投機股,在波段內來回操作。最厲害的地方是,他靠小資起步慢慢累積,靠自己獨創的投資心法,養活一家子,直到老年。 圖片截自網路 少賠就是多賺 不蝕本投資提到,少賠就是多賺,小資本剛接觸股市很容易有盲點,就是賠錢的時候會想要繼續等待反彈,或是加碼攤平成本,但這一等往往就幾個月過去了,手邊可動用資本就卡在某檔股票裡。 蘇松泙教大家,勇敢拔檔,把錢拿回來,等待對的時機再介入或是換成其他正在成長的股票,將虧損賺回來。 獨創法門 判斷進出場時間 不看技術分析,要如何判斷進出場時機?蘇松泙在書中有分享自己在使用的獨創國字法,與加大賺錢力道的雙(多)胞胎戰法,除了清楚的說明,更拿過去自己操作的例子舉例給大家看,讓讀者能夠理解。 不只賺波段 更不能錯過每年的除權息季節 先做功課找出各公司配股配息日,分析是否適合參與除權息,避免賺了利息賠了價差。同一筆資金輪流買賣介入不同的股票,獲得多筆配股配息。例如某檔股票已在除權息前低檔買入,除權息當天賣出,轉買下一檔要除權息的股票,同一筆資金靈活運用。 要如何選股? 在這本書,蘇松泙強調自己多年來都是靠著每天抄寫股價,來培養自己的股感,久了之後,自然有抓出股票的高低點感覺。 個人目前也在學習階段,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這邊記錄自己看書的重點,同時也和大家分享。 去年曾想在除權息季節裡用蘇松泙教的方法操作,但可能功課做得不夠,有些股票除權息當天還來不及賣掉就已經大跌,所以沒有賣掉換下一檔介入,或許前一天先掛單賣出會比較有機會。 在這本書中,蘇松泙有教大家如何判斷股市要大跌進入空頭,他將自己在股市經營多年的經驗和大家分享。覺得這本書非常適合小資本的股市新手,先建立一些觀念,學會進出場的時間,更重要的是,要練習判斷股市轉下的訊息,盡量保住自己的本金,少賠就是多賺! 書籍資訊: 平民股神蘇松泙3:不蝕本投資至高境界 作者: 蘇松泙, 陳淑泰   出版社:Smart智富  

震撼的「清湯掛麵」 你的麵跟我的麵怎麼不一樣!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我的國語程度還不錯,至少在一般人裡面算中上等級。直到有一天,看到平行時空的我,事情開始有了變化。 那天在排隊等吃迴轉壽司,朋友說:「誒!裡面有一個人好像你唷!要不是你站在我旁邊,我還以為可以進去了!」 我一看,媽呀!真的像爆!那個人不但長得超像,眼鏡款式一樣、吃飯的樣子一樣、髮型一樣、打扮的風格也一樣,素素的搭配。(看著自己吃飯的樣子很妙,可以體會「第三人稱」的感覺) 吃飽飯,我朋友說,那個人「清湯掛麵」。我聽到很震撼,說:「她哪有清湯掛麵,她有梳頭、有穿衣服褲子,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哪有『清湯掛麵』!」 我朋友說:「誰出門不會梳頭穿衣服呀?她就是清湯掛麵呀。」 後來才知道我們兩個的「麵」有差距。 我以為的清湯掛麵是周星馳老電影裡面「蘇乞兒」的樣子, 蘇乞兒 頭髮亂亂的 衣服破破髒髒的 圖片截自網路 後來上網查了一下清湯掛麵的圖片,出現一堆學生頭,或是素素清爽造型的女生照片。 正牌清湯掛麵 電視劇閃亮的日子 學生頭造型 根據教育部國語辭典,清湯掛麵指的是「直而齊耳的短髮造型」 本來覺得平行時空的自己和本人被說像「蘇乞兒」覺得有點無禮,最後發現是自己搞錯,朋友想表達的是「你是一位沒有什麼打扮的素素的人。」 是的,多年來我就是一個素人,就跟滷味中的素雞一樣素,沒有什麼亮點。這下完全明白「清湯掛麵」的意思了,就跟一碗陽春麵一樣,簡單,好個清湯麵。 那蘇乞兒怎麼了?他的造型算什麼麵?

我與老母的雞歪事-- 單身老母好焦慮 別擔心!因為我有~

農曆年將至,雖然小家庭,不會有什麼親友來拜訪,也決定當平常日過,沒有特別大掃除或做年菜,但是老母傳統好媳婦基因已經開始啟動,總覺得有很多事要忙,壓力升起不小心觸動了焦慮症病根,什麼都看不順眼,肚子有一把火在燒。 抓狂管訓班  圖片截自網路 可惡的拖鞋!可惡的賴! 可惡的貨運公司!可惡的菜!(押韻) Curse you! Curse you! (要用魅影面具被掀掉,鬼叫鬼叫的那樣喊) 當新聞播報防疫訊息的時候,老母看著電視說:「現在年輕人不婚、不生,沒有責任感!」 住在一起當然會被掃到颱風尾,最近工作變動讓老母很擔心,加上我又是一個單身資深戶,老母更是擔心我會又窮又老的孤老終身。 我默默地說:「地球已經超過70億人口了,少幾個孫子也還好。」 老母:「我是怕你孤老終身!」 雖然可以理解為人父母的擔憂,但是婚姻可不是兒戲呀,千萬不能因為覺得自己年紀到,就隨便找個人嫁了。只好安撫她:「我沒有說我不結婚唷」然後默默飄走。 依照現在的科技發展,如果未來沒有伴侶,自己變成一位獨身老奶奶,應該會買一個機器人,取名叫做Sonny。 電影機械公敵裡的Sonny 圖片截自網路 Sonny會提醒我吃藥與日常行程,還有陪伴做菜、料理生活瑣事、連線親友,直到有一天,它變得怪怪的,跟我說現在很危險,要我坐在角落的椅子上不要亂動,緊張的我膀胱無力,不小心尿出來,好險有包大人,還可以撐一陣子,等待外甥來救我。 但外甥的志向好像跟太空產業有關,所以等到他們收到地球有異狀回來的時候,已經是下一個物種稱霸的年代了。 星際效應 宇宙任務進行中 圖片截自網路 唉呀~緣份這件事情呢,時候到自然會出現,現在開始投資機器人產業,希望工程師加強安全網的建置,不然 Sonny發瘋的時候,老人會嚇到,也不知道威爾史密斯會不會來拯救自己。 目前鴻海這台 聽說很容易把人激怒